我没去过苏北,苏北到底是怎样的

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很多人对苏北这么感兴趣?看苏北地区就像看朝鲜国家一样,处处充满着神秘感。相比较苏南而言苏北地区的经济是落后了一点,但是放在全国这个层面而言还是杠杠的。

从地理位置上说苏北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五个地级市。我们现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来看一看,让你见识一下苏北城市到底咋样。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对苏北不熟悉,那邀请你有空的时候来苏北走一走,实地体会一下苏北人民的淳朴和城市的美丽。

苏北人民欢迎你!

我就是苏北泰州的,去年刚通电,上半年才通的网。粮食是计划配给的,一般吃不饱!我们出门一般是靠双腿走路,路上能看到的汽车都是公共汽车,但车上基本上没什么人,因为大家都舍不得一块的票钱!希望大家给我们捐点款,谢谢了~

苏北,你说他富裕,却是穷名在外,你说他穷,他最差的一个市在一些省份可能排到一二名。相比于地方,苏北更出名的是人,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就是两个苏北人的战争,也奠定了汉族名称的由来。

苏北有山有海有平原,还有河流纵横南北,千年以来,主要有两条河流影响苏北,一条运河一条淮河,运河给苏北带来了财富,淮河带来更多的则是灾难,尤其是黄河夺淮的时候,苏北人民流离失所,感谢共产党和政府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从此苏北再无大水灾。

苏北受中原文化和吴文化影响较深,同时又受当地地理环境影响,养成了既争又不争的性格,但苏北人的争不是对自己人,而是对外族入侵时的抗争,从元南下清入关到日本鬼子,苏北人都战斗在抗争的前线,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新四军的军部根据地就在苏北盐城,时有北延安南盐城之说。但是在改开中苏北人负重前行,让苏南先发展,基建苏南优先,招商苏南优先,项目苏南优先,耕地苏北保障,没有争抢,只因都是一家。

苏南发展了,苏北也跟上来,基建也有起色,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企业来了,人才也来了,这两年苏北普通县的人才招聘都踊跃着985、211这些双一流学校的毕业学子,人才的引进也带动苏北的发展,以前默默无闻的盐城市下辖六个县市,其中四个县市百强县榜上有名,加上苏北其他市就更多,苏北最低县的GDP都在300多亿,这在一些省份是可以进前十的。

苏北农村建设这两年也在加速,网上某些省份的农村喜欢和苏北农村比较,拿苏北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和自己的新房子比较,这无可厚非,毕竟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只是别用BBC的镜头看苏北就行了,即便这样,苏北的新农村也是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很多农民住上了新式的别墅洋房,安居工程成了苏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苏北的发展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小部分,和其他省市一样,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欢迎其他省市的兄弟姐妹来苏北做客,看看真正的苏北和苏北人。

我来客观公正说一下,苏北的穷是和苏南比较的,改革开放之前,甚至解放前全国哪里不穷嘛!无论说苏北如何穷,朋友们想想,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有海,有湖,有河流交错。能穷到哪里去呢?我去过全国很多地方,说实话,大部分地区尤其山区比苏北差太多了。苏北随便一个城市GDP拿出去在全国比较都是响当当,都是全国百强城市!我们承认不如苏南,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像苏北一样我可以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绝对远超美国!希望朋友有机会去苏北考察,旅游,访友!苏北人用著名的淮扬菜热情款待您!

苏北是有名的穷地方,正因为穷所以穷的很出名,以致于只要谈论江苏,就必然提起苏北,苏北穷的概念己经根深蒂固,在看看苏北的民居,可以说很荒凉,给人的景象,苏北穷的面貌还没有改变。

那么,苏北究竟穷不穷?这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尺,和苏南比,苏北确实还是穷,江南的总产值比江北翻几翻,如果和其它兄弟省份乃致地区比,苏北不能说是穷地方。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经济最滞后的被外界昵称十三妹的宿迁市都是百强市。

那么,读者必然要问,你前边说的苏北的民居很荒凉,你不是自相矛盾么?请你不着急,我分析给你听,江苏苏北地区地方政府禁止农村建房己经几十年,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民己在城市或城镇购房,只有极少数农民还没有购置商品房,现在苏北农村的破居只是老者为土地等经营而居住。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府制定新农村政策,破旧房屋即将折迁集中居住新楼房,届时欢迎天下朋友来苏北看看苏北农村的新农村新景象。

苏北农村只是概念上的穷,穷并不可怕,奋起直追苏南吧!

苏北人,加油!

2022年残疾证什么样

残疾证没有等级 只有残疾等级有4级, 红色皮的残疾证是给盲人专用 绿色的就是普通残疾人用的,残疾证即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证件。目前,我国残疾类别共分为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凡符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的残疾人均应发给残疾人证。

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这是个关公战秦琼的话题,因为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跟现在的本科、硕士、博士不在一个频道上,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不是考学历,而是考公务员。

如果硬要把古代科举和现代学历教育比较,也能生搬硬凑一番,题目说了如果把秀才比作211本科,那么举人=211或985硕士,进士=211或985博士。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完善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我们就以清代为例说明。

1,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

童生是明清特有的。清朝规定,读书人想要科举入仕,不论年龄大小,都必须参加县试、府试,先考取童生,只有考取了童生,才有参加院试的资格,院试通过的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像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因为童子试都考不过,连秀才都不是,一直到老了还是一个童生,人称“老童生”。

如果秀才是211本科,那童生就是高中毕业生,因为只有高中毕业才有参加高考的资格,高考成绩优秀的佼佼者才能成为211本科大学生。

2,秀才,相当于211或985本科

童生考取了秀才,就可以进入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办学校全日制学习,成为官办学校的“生员”,这就好比高中生毕业考上了211大学,成为全日制在校生。在府学做生员的,相当于985高校;在州学做生员的,相当于211高校;在县学做生员的,相当于普通高校。

秀才不能做官,但享有升堂不下跪、免赋税等待遇,秀才进入官学学习,要接受严格的监督考核,还要参加科考选拔,只有选拔考试通过者,才有参加乡试考取举人的资格。

这就好比211大学本科生,要每天定日打卡考勤,乖乖上课,还要参加毕业考试,只有考试通过者,才有参加研究生考试考取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3,举人,相当于211或985硕士

秀才通过选拔考试获得资格后,可以参加本省组织的乡试,成绩优秀通过乡试者就是举人。

秀才不是功名,不能直接做官,但举人是功名,可以直接做官,不过需要参加吏部铨选,只有在出现职位空缺并且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授官。正因为如此,《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才数次落第后考取举人,才陷入癫狂状态,而亲戚朋友也对他极尽巴结。

举人就相当于211或985硕士,童生不能跨过秀才直接考举人,高中毕业也不能跨过大学本科直接考硕士研究生。

4,进士,相当于211或985博士

通过乡试考取举人后,就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各省举人每三年一次齐集京师,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通过会试的就是进士,再进一步的殿试只是决定排名。一旦中了进士,就成为全国级别的精英,只要不犯大错,必定是前景光明,前途无忧。

这就好比博士已经是最高学历学位,进士也是最高等级,无法再高了,所谓“状元、榜样、探花”,实际上是对进士一甲前三名的称呼,他们在本质上仍然是进士。

作者虽然对古代科举和现代教育进行了比较,但实际上古代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其社会地位比现代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得多。古代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能做官,只是官品高低不同。现在则不然,读再多的书,再才高八斗,满腹经纶都逃脱不了给人打工的命运,想要入仕做官,还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不是这样看的,区别很大,
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均可参加,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三年一次),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乡试放榜日期在农历九月上旬至中旬,此间正是桂花开放季节,所以乡试放榜也叫“桂榜”。

考中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范进中举,就是可以为官了)。

凡在乡试中式者均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放榜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绽放,故称称“杏榜”。会试放榜,可谓“杏榜题名”,得中者就是“贡士”,杏榜的头名就是“会元”。

会试在北京内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考官为皇帝。复试后,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因为皇帝监考,故为“天子门生”。

明清殿试后放榜,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如果硬要类比的话,秀才只能相当于高中生,有参加全国考试的资格,如果公考的话,最多相当于大专学历,

举人相当于大专以上学历,且公考通过的人,有当官的资格,有功名在身,见官可以不跪,还可以在当地县衙谋个差事,

进士相当于选调生,或者清北的博士,出来就是官员了,是皇帝的亲儿子,重点培养的后备人才,未来的省 部 级。

由于古今制度不同,所以把现代学历和秀才、举人、进士的身份进行比较,就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如果非要对照参考的话,那么秀才至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大学的博士毕业,举人和进士在学历上就无法找到对照参考物了。

古代科举是平民实现阶层跨越的最主要方式,也几乎是唯一的方式。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高就高在它可以使你摆脱平民的身份,进入贵族阶级,成为“士大夫”的一员。而如果你从事其他行业,无论你挣了多少钱,终究只是一介平民。

科举考试的第一步,是到私塾读书,如果家里特别有钱,也可以请有名望的老师到家中授课,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大多数中等收入的家庭,则是由整个家族统一开设私塾,聘请先生授课,凡是本家族子弟都能免费学习,这就是出身名门大户的好处之一。

读上几年书,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第一场先参加县里组织的考试,叫做县试。考过关的,再去参加府试,由知府亲自主持,合格者称为“童生”。

成为童生之后,就要好好复习,准备不久后举行的院试。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严格来说,秀才算是有了“功名”,也就进入了贵族阶层,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知县可以不用跪、犯了罪在取消功名之前不能随便用刑等等。不过,秀才的这些特权大多是象征意义上的居多,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很少,并不能给秀才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我把秀才比作博士,可能有人觉得高了,其实我觉得还有些低了呢。我们国家现在每年大约新产生5万名博士,而清朝268年的时间里,总共才产生了46万名秀才,平均每年一个县才一个名额。

即使刨除人口增长因素,以清朝人口为现在的十分之一计算,秀才的录取比例大约为博士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在清朝考上秀才的难度,是现在博士毕业的三倍。所以也顺便奉劝某些牛气哄哄的博士,不要太飘了,放在古代,你连个秀才也比不上。

考中秀才之后,不管如何,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最不济的也可以去私塾教书,工资还是能够吃饭的。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就要继续“深造”了。

深造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进国子监学习。国子监就是国家设立的大学,校长叫做国子监祭酒。不过,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秀才,必须是要非常优秀的才行,大部分秀才是没这个福分的,只能苦兮兮地回家苦读。

因为要读书,所以这时候的秀才是不会外出干活挣钱的,除了官府发放了少量银子之外,主要就得靠父母、妻子或者其他亲戚养活。比如,《儒林外史》中,范进在中举之前,就要靠他的老丈人养活。因此,秀才往往被叫做“穷秀才”。

无论是在国子监深造的,还是回家自己读书的,想要再进一步,都必须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主考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以确保公正。

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因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很多没出过村的老百姓听说这种事,四里八乡都跟过年似的。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可以算地方官教化有方了。

清朝秀的举人大概有15万人左右,但这是二百多年的综合,算下来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全国共有两千来个县,平均一个县三年才能出一个举人。我想象不出,如今哪个学历还有这么难考,所以找不到合适的参照物。

举人的特权就比较多了,除去秀才有的特权之外,举人还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的免税。哪怕是没有出仕,没有官身的举人,其免税田亩份额都能有几千亩。所以一旦中举,自然会有人主动投献,为了逃避交税而把土地寄托在举人的名下,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举人的好处,真是想不发财都难。

而且举人实际上已经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只是举人的身份还是不够尊贵,只能做县官的副手一类的官员,八品九品左右。不过,这怎么也算是官僚集团的成员了,和普通老百姓区别很大,所以举人也经常被人称为“老爷”。

中举之后,如果就此打住,也能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但既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是希望还能再进一步,这就要到京城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了。

会试一般在春天举行,所以也叫“春闱”,以区别于“秋闱”。会试一般由当朝学术水平最高的四位大臣担任主考官,并且在考试前由皇帝亲自任命,所有有举人身份的都可以参加考试。

会试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是不排名次的,所以只有考中和考不中之分。但通过会试的贡士还要接着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考完之后进行排名,但是所有殿试的人都不会被淘汰,统统录取为进士,所以也可以说通过会试,成为贡士后基本上就是进士了。

排名是分三等,第一等为一甲进士,共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为二甲进士,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为三甲进士。

一甲进士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再考一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换句话说,进士中成绩好的,直接就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最差的也外派干个县官,至少七品以上,主政一方。只要中进士时的年龄不是很大,十几二十几年混下来,到退休怎么也能熬个知府以上的官职。

所以进士就是真正的大老爷了,而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也个个都是潜力股,就算不肯靠前讨好的,也决不能得罪,谁知道这个举人下一步会不会成为进士,甚至成为状元呢?

那么考中进士有多难呢?清朝总共录取进士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如果清朝人口按4亿计算,那么成为进士的几率约为四万分之一,自己想象一下有多难。此外,成为状元的几率,大约还要再乘以三百倍。

综上所述,古代科举制度,是一条平民变成贵族阶级的通道,但却是一条非常狭窄的通道,通过的几率极低极低。而现在的教育体系,则是让人们接受更加专业的知识,两者之间完全无法比较,现在学历无论多高,都得自己工作挣钱了,都是平民。但如果就考中的难度来说,秀才大概相当于博士,举人、进士在现在找不到参照物。

科举考试是中国文官制度的一个伟大发明。科举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平等。在科举考试制度被确立之前,普通知识分子的头上,被压上了天花板,他们是没有路子走向仕途的,而那些走向仕途的人,大部分出自高官贵族家庭,他们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真才实学,只要有个好祖父好爸爸一个伟大的家族就行。

而从隋朝开始出现唐朝逐渐完备在明清时期走向登峰造极的科举考试制度,一下子就开拓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让一大批出身寒族但身怀大才的知识分子,通过考试的途径,走向仕途——即使在唐朝前期还没有糊制度,即使在明清科举考试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无比现象,毕竟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对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平等。

科举考试到了明朝时代,达到了巅峰。下面我们就以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安排为例,分析一下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他们的水平,与今天我们的大学的学位制度相比,究竟是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讲一下结论,如果不算对自然科学的掌握程度的话,古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远超国内所谓的专家教授博导的水平,即使是进入县学的童生,也远超现在考上985大学的学生。

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是对前朝科举考试的集大成,具有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级别是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叫做童试或者说叫童生试。明朝的全国各地都开设了官方的学校。有府、州、县三级。通过考试招收童生。招收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明朝有规定,府招收40名学生,州30名,县招收20名学生。

刚刚入学的学生,还不叫童生,也就是说还没有取得科举考试的预备资格,只有参加了童生考试通过的,才叫做童生,童生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考试。

童生的考试也是层层选拔,先参加本县的考试,考上的才能去参加由知府主持的考试,考中以后才有资格参加岁试,而岁试属于省级考试,考中以后叫秀才。秀才虽然没有资格被授予官职,但在地方上,已经算是很牛的人了,已经可以跻身贵族的行列了,秀才要戴上方巾,这相当于大学的硕士学位帽,秀才可以免除徭役和杂役,而且据说是可以与县官平起平坐了。

范进考上秀才之后,还是那么老实谦虚,他老丈人杀猪的胡屠夫就教训他说,你现在不是平头百姓了,要讲点排场和仪式感了,这说明,秀才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要是与现代的官场职务相比,大概相当于处级干部了。

秀才考中以后,每逢三年再考一次,主要是选拔学生参加乡试,考到一二等的学生叫举人,而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科举考试。

这是第一个层次,相当于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能在这一阶段脱颖而出的人,那绝对是人中的聪明绝伦的人了。

第二个层次是乡试。属于每三年一次的省级考试,考官由中央指派。考中的叫举人。全国录取的人数极少。以明朝的洪武三年为例,当时全国计划录取500名,并且给各省具体的名额。

基本上像河南、陕西、浙江、山西这样的大省,每省不过40名,而像广西这样的文化欠发达地区,只有20个名额。据学者研究,明朝乡试的录取率不到4%。乡试即使考不上,那也是举人了。而举人有资格被授予官职。

据统计,明朝举人被授予官职的,占25.6%。做到知府这一级别的举人,在洪武年间,竟然达1%。这说明,举人的资格,类似于现在的正处或者副厅的级别。

第三个层次是会试。由取得举人资格的学生参加。会试是全国性质的选拔考试,考上的叫贡生,这就意味着可以参加科举的最高阶段考试了,他们可能都是未来风光无限的进士了。

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亲自选定名次。考到一二三甲的都是进士。这是最难的考试。据统计,整个明朝考了91次,共录取24363名,平均每一次录取267名。

这可是三年一次,要是算上每一年的话,大概每年全国能考取90名左右。考上进士,就意味着可以做大官了,进入内阁甚至做宰相,那时很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学历的水平了。

童生是参加了省级考试的佼佼者,属于全省的名列前茅之人,这大概属于清华北大的学霸级。

秀才是全省的学霸中选拔出来的,那就是在清华北大这类学校中的学神级的人物,大概率可以跳级直接去世界最高学府读博士的人。

举人是学神中的佼佼者,属于学圣。大概可以去世界最高学府做研究了,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的水平。

进士更是那种学圣之中的学圣了,大概可以直接回国做大学教授博导了,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科举考试自开创以来,就是大多数底层人员的一条出路,寒门子弟要想做官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以至于很多人年少就苦读,寒窗十余年,只为一举中的功成名就,那么秀才、举人、进士在古代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秀才——如今的高中生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道关卡,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而这秀才也不是你读了书就能称为秀才,秀才也是需要考的,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之后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相当于如今的高中生。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

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是有不少的,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举人——如今的高中生

要想成为举人,秀才们需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可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进士——如今的博士

中举之后,就可以入仕为官,但是大多数就是一些县级的小官,就算这样也算是熬出头了,只要入了仕途,不愁没有出路。在这部分举人之中,不乏一些志愿高远者,他们会选择继续考,再往上考就是贡士,要到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考中了便是贡士,相当于如今的研究生,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结束之后,贡士们要参加殿试,一般参加殿试的人都能成为进士,几乎没有落第的情况,这些人由皇帝亲自考核,目的就是优中选优,选出前三甲,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成为进士的人都被称作天子门生,相当于如今的博士,这些人会被留在中央朝廷做官,部分会被外调做官。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有难度的,有的书生一生都搭在了这上面,最后也可能只是个秀才或者举人。当然也有一些才能高超的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中全都取得第一名,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例如,整个明朝年间,也就两三个人能做到如此。

当然古代的学历和如今是不能作比较的,毕竟那时的举人就可以做一个县令了,如今的大学生还只是个学生,别说做官了,就是找个不错的工作都很难。

87年高中毕业证模板山西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