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二逼室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那是一个下雨天,二逼室友晚上回来,尼玛一裤子大泥巴,我就问他怎么回事,二逼室友答曰:“特么本来是要坐公交回来的,mlgb一不小心滑倒了,弄了一裤子泥巴,我最后走回来的。”我问他那为什么不坐车要走回来呢,二逼答曰:“一裤子泥,车上那么多人,多特么丢人啊。”听到这我就笑傻了“那尼玛你一路走回来不是被更多的人看到了吗?”二逼懵~智商捉急

大学时住寝室,有一室友,可能想家,那时刚进校,半夜睡不着,然后大半夜起来洗衣服,因为没灯,所以就把全寝室的那种能蓄电的台灯拿过去,在水池边用手搓了一晚的衣服,瞬间整个寝室睡意全无,太亮了外加洗衣服的水声

说下我的大学室友陶同学吧,185的身高,220斤的体重,一副足可以横跨整张脸的茶色近视镜。喜欢侃历史,说起二战绝对是停不下来的那种。喜欢集邮,甚至是节衣缩食饿肚皮依旧把仅有的一点银子拿来买邮票。当然这仁兄最大的爱好就是美食,说好听点叫热爱美食,俗点说就是吃货一个!

讲一个陶同学高中时候的“吃货历史”。陶同学的高中学校周边有一个烤肉自助餐厅,每位是8元钱,现在看来这个价格不是黑店就是大坑,不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个价格也还是能够说得过去的。寝室八个人,其中有两个和陶同学身高体重相似的。上学时候都比较穷,要想吃顿好的很少有谁请谁这一说,大多都是AA制。高中学习累,生活条件也很艰苦,这哥几个很长时间没见的荤腥,于是相约周末去这家自助餐厅大吃一顿。自从有了这个提议之后,每个人都去食堂吃饭的时候都是故意的节衣缩食,以便能够腾出来更多的地方去享受这顿大餐。

周末的大餐如期而至,这哥几个也真是没客气,八个小伙子就像是刚从非洲回来的难民一样,满桌子的空盘子。据说空盘子码七八层高把旁边的桌子都摆满了,连吃带喝出门结账的时候原本64元最后老板少收了4元,只收了60元钱。然后一脸苦相的跟这哥几个说“哥几个,店小利薄,少收哥几个4块钱,下次就别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内容原创,欢迎关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深有体会,我上学那会住宿舍还6个人一屋,暑假回去3个人,剩下的都是爱玩游戏的,我那时候就玩穿越火线,有个同学他头天晚上包宿所以晚上睡得早,本来他就挨说梦话,这都习以为常了,可是这一天我玩游戏给我这一惊一乍搞得不行不行的,玩幽灵模式当个幽灵那么容易吗,,这正安静的等待呢这边一个梦话嗷的一声给我吓一跳,手一抖暴露了,一下给我KO了,他还知道自己说梦话了,不好意思啊 我说我得把你封上你信不哈哈,结果那晚输了N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洁癖!

我大学时的舍友患有严重洁癖症。

他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密封塑料袋,还有各种白色的手套,几乎所有东西,不用的时候都会拿密封袋装着。接触别人东西的时候,都会带上白手套。

每天他都起的很早,第一件事情是叠被。可能很多人都有叠被的习惯,我也有。但我们叠被只是简单叠一下被子,他是把床上的东西全部收起来,装回袋子里,要睡的时候又拿出来;

然后就去刷厕所,每天用草酸把卫生间全部刷洗一遍,一般半小时左右,刷完后上厕所、洗漱……大伙可能会说,有个爱干净的在宿舍会很好。最开始我们也这样觉得,但是后来,我们每次上完厕所,他都会去冲洗一遍,抽烟不小心把烟灰掉在地上他立刻去 清扫、地上有根头发他也叫捡起来,久而久之,我们也很别扭,平时没事都去别的宿舍玩,不愿在自己宿舍待着,大概三个月后,我们都去隔壁宿舍借厕所了,不想在自己宿舍解决。

他越来越孤僻,到了下学期,貌似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和他玩。

但有一次,我向他借了一个硬盘考点东西,还他的时候,当着我的面拿出白手套带着,接着拿出至少5种湿纸巾、3种卫生纸和一种消毒液擦洗了一小时左右,然后插进电脑,用了3种杀毒软件查杀了一遍,确定没事才装回盒子里。这之后,我也不爱和他玩了。


曾经和一位室友去逛街,他带我去一条小巷,大白天除了我们俩外没发现男的,感觉走进了百花争艳的地方,花儿们一直在向你招手,突然涌出了一种魅力四射的优越感,人生当中仅有一次的百感交集,有兴奋 冲动 胆怯又可望。鼓起勇气 准备不要脸的冲进去时,室友说在这里等他一会,就等了一会两个男的突然冲进去,却出来三个,感觉室友像犯错误一样被夹在中间,定眼一看唉还真是发错了。后来班主任在班里说某某干了什么坏事 害她人生当中第一次与警局人员打交道 认领谁谁什么的 可恨的是暗恋已久的班主任既然跟室友谈恋爱了!!!

有的小学教师上课时多次教错字被学生指正,这样的教师配当老师吗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关键还是犯了错以后如何处理:

我记得我小学时候,我的一个老师,课堂上也经常犯错,但是被学生发现并被告知后,首先他表扬了指出他错误的学生,然后他告诉学生,他是故意这样做的。就像我们玩找错游戏一样,课堂上老师故意留几处错误,他希望学生可以找到。

他告诉学生,他不希望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他希望看到的是带着脑子去学习的人,不要人云亦云,任何人都可能出错,老师也不例外。凡是发现错误,并勇敢站出来,纠正老师的错误的人,都是好样的!即使挑错失败,最后证明老师是正确的,只要敢站出来讲,就同样也是好样的!那位老师的课堂,经常是学生与老师斗智斗勇的战场。

当然,老师是否真的错了,还是故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为了当个带着脑子上课的人,很多学生都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去给老师挑错。大家都认真听讲,很多人抱着最好能把老师打败的愿望去听课,教学效果反而不错。

经常出错的老师,或许有各种不足,但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并不完全是传授知识,因为老师能讲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的成长更多的还是自行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自行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何自行找出问题的症结,如何自行寻找答案,如何自行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远比教会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做会一道题更有意义。所以,国家才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可惜应者寥寥,学校关心的是分数,大众关心的也是分数,整个国家都在应试教育上越走越远,显然,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过,不管怎样,无伤大雅的失误,都不该成为评判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老师不是神仙,他不可能知道所有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盲点。

老师对于自己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敢于承认,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情。

越不承认,学生越看不起你。

但是,对于一些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的老师,的确应该重视一下。

老师念错字不是没有,有这个现象。所以啊!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和熟练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字。

但是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偏离问题的本身,请问哪一个小学教师不认识的字小学生能认识的?我想可能性很小,更何况问这个问题的人说还经常本学生纠正,如果真的是这样,只有两个可能性:1,这个老师的学历小学没毕业 2,学生都是天才。

我认为问这个问题的人仇视老师。还看不起小学老师。

小学老师上课时教错字的情况应该很少。而你说老师多次教错字被学生指正,有"黑"小学老师之嫌疑,会引起网友吐槽老师,影响老师的形象。如果真有这样的老师,多次教错字的情况,你可以向学校领导反映,由学校出面解决此事,没有必要拿到网上来讨论。

作为老师,备课是少不了的环节,老师不可能将不认识的字给学生乱教,无论怎样也得去翻翻字典,这个字该怎么读,而小学课本中的生字也有注音,小学老师不可能不会拼音,怎么可能多次教错字呢?根据我的分析,你是一位对老师充满仇恨的人,在故意"黑"老师。

即使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错一个字或说错一句话,这是很正常的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谁敢保证在自己领域里就做得百分之百好。老师即使教错了字,经过学生指正后,老师改正了,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与配不配做老师,没有多大关系。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也有读错字的时候,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错误或缺点无限的放大,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死死盯住缺点不放。一个人犯了错误不怕,就怕犯了错误不改正。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工作20多年,我也会出错,不过偶尔出错。

不过我真的见到过有的老师写字时出现过一些简单错误。有一次一个老师在黑板报上把“降临”的“临”写错了。最后找我去给她写大字,我才发现这个“临”字是个别字,为了不让老师尴尬,也不闹笑话,我就悄悄把这字改过来了。

无独有偶,排合唱时,我发现一个老师把“迎”字里面多加了一点。作为语文老师看见错别字不去改正特别难受,所以我非常想把这事告诉这位老师,但我还强忍住了。(这位老师是音乐老师)我在想抽个时间想个办法告诉这位老师。

在上课时,我们也偶尔会出现错别字。特别是有些不太常用的字,自己感觉似是而非。为了避免写错别字,这个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们这个字考试有些拿不准。然后,我通常都会查字典,或者直接问孩子们。如果我写的的确错了,我会给孩子们道歉,再把正确的字写出来。告诉孩子们为什么容易出错,自己再暗暗记几遍,避免下次再错。

当然作为老师更多的是笔误,比如脑袋里想着写“把”,结果写出“打”,这个时候,孩子们通常会告诉我,我会笑着把这个错误改过来,孩子们也一笑而过。我觉得这种错误是没必要追究,只是我会提醒孩子们不要像老师这么粗心。特别是现在,我感觉可能是年龄逐渐大了,有的时候会提笔忘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写错别字也很正常,老师要敢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不要觉得孩子们提出你的错误,就挑战了你的权威。

英语试卷下发,一名女孩拒绝承认自己的试卷,说自己不可能85分,并顶撞老师,怎么办

哈哈,有过类似的经历。

初二吧,地理是要学考的,就是中考不考地理,我就不怎么乐意学地理,有时会偷偷看看意林、读者之类的刊物,然后,地理老师抓到过我几次上课看课外书。

然后期中考试,过了一个星期吧,成绩下来了。一次地理课上,老师发卷子,发到最后,我的没发,我问老师,我的卷子没发,老师说你上来自己领。我上去了,上手一看,85分,旁边还写的作弊两个字,我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我问地理老师,为什么给我打作弊,那个老师说,你天天上课看课外书,怎么可能考这么高的分,我说监考老师都没说我作弊,你就知道我作弊了,你开天眼了。然后,她让我站到门外头去。

我到门外,就把那个写作弊的角给撕了。下课了,让我去她办公室,到办公室说,明天早自习去她办公室,在写一份卷子。

第二天,过去写卷子,因为开卷嘛,属实没什么难度,做完就走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地理老师上课也没怎么管我,也没说第二份试卷的成绩,我就知道,应该是不低于85了。

后面,我有次早自习下课,去她办公室,问成绩,她说还没改出来,心情那是巨开心😄。

对于这个问题在上学时也有出现,对于考试后的成绩并不认可,客观来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爱面子的问题。

那么针对冲撞老师这种情况,必须是要进行教育,这是礼仪的问题,可以课下与该同学私聊,通过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由简入深,这也关乎在毕业进入生活后,少碰壁,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的一种负责。

其次在成绩上,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每一次成绩不理想,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或者选择逃避,名字是自己写的,考试题是自己做的,那么就应该承担后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样要提醒今后会遇到更多这样的问题,勇于面对,敢于接受。


我高三有一次化学竞赛考试,满分150我考了134。没拿到全年级第一,很郁闷!因为我平时化学成绩都是第一二名,所以就期待见到试卷。后来果然十分的题只给了我1分,改试卷的老师少写了一个0。我不知道该不该去找化学老师,犹豫了半天。因为巧合的是化学老师的儿子跟我同级,一直都把我当作对手,这次刚好他第一,而且我们化学老师还在我们班里刚炫耀他儿子第一。后来课代表帮我拿着试卷去问老师了。帮我争取第一,化学老师来了一句,“让本人来找我”!后来就没下文了!但是还挺生气。现在想来也就“嘿嘿”一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教的学生多了,什么样的学生都见过。

就说发试卷吧,你看:

小美拿试卷来了:

老师,我这道题做对了,怎么没给分?你拿过来细看,刚写上去的字颜色是不一样的,我用红笔把她刚写上去的答案画出来,她脸红了,把卷子拿回去了。

小明拿卷子来了:

老师,分数加错了,少给我2分,我加了一遍,不少啊,又加一遍,还是不少啊,结果孩子说话了,老师就给我2分吧,差2分没及格,回家要挨揍的。我瞪了他一眼,揍得轻,回去。

小华拿着卷子来了:

老师这题哪里错了?是不是扣多了?扣1分就可以,怎么扣了3分,我详细的给她讲了分值怎么扣的,她心不在焉,她明白自己做错了,就是想赖点分不可能。我发现这题不对,怎么没扣分呢,她拿起卷子就跑。

小刚来领卷子,直接撕掉把卷子扬了一地。

我气的不行了,直接把他拽到教室外,好一顿批评,不学习成绩不好还有理了,要脸就努力学把成绩赶上来。

都处理完了,也就下课了。

像题主当中提的,女孩不承认自己的试卷,这好办,让女孩重新做一套,对一下笔迹就知道了。至于顶撞老师就得批评教育了,要尊敬老师,有不明白的要善于与人沟通,这是以后必须要学会的。

遇到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动怒,不要以为学生是在挑战老师,指责老师工作失误。因此当学生刚开始提出质疑时,老师要做到:

第一步,第一时间站在学生这边,关心地询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有情绪波动,但老师温和而关切的态度会稳定孩子的情绪。

第二步,如果学生说出理由,比如说她对分数存疑等,要继续了解她的估分是多少,依据是什么。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时候,学生表达完了,她觉得自己的问题被听到,并被尊重,她就不会进一步情绪失控。

第三步,老师充分理解学生的动机后,就可以帮忙分析了。比如说:看看名字是否是她本人的,卷面答题的字迹是不是她的笔迹,有没有被人涂改的痕迹。这些检验完后,她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了,面对自己的字迹和答题,她就不会再坚持己见。即使她仍有疑问,那就不妨再给她时间浏览和回忆一下,又或者趁着给全班对答案的机会,让她再仔细校对自己的答案和分数。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相信如果之前是她误会了的话,她也会想通了。

我们当前学生和老师之间很典型的矛盾就是:老师不容易接受学生的质疑,把学生当面质疑当成对自己的冒犯。师道尊严不可丢,但学生的一切合理的要求也必须得到尊重。无论如何,耐心地倾听与尊重绝对是解决矛盾的第一步。

河南“答题卡调包”案中,考生为什么会写错姓名、涂改考生号

感谢邀请!

想必大家应该已经对该事件的反转有所了解了吧。那我还是来简单的说说情况吧,当事人高考结束后成绩只有夸张的300分,便和父母说答题卡可能被掉包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轰动。
随后,由于该事件中的重重疑点,最终形成了反转,原来该考生本想考更好的大学,但是考完语文后感觉自己分数可能不够,于是就破罐子破摔,索性全部考差,来年复读考更好的大学,于是蒙骗父母说答题卡可能掉包了。
事情到此已经全部清楚了,主要就是考生第一门考语文的时候没考好,也离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更远了一步,因此想到复读这个方法,但显然没和父母沟通好。

父母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他们命令孩子考上个大学就行了,也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因此孩子在认为自己考不上心目中的大学之后,选择蒙骗父母,不跟他们说想复读的心愿。
如今孩子们和父母的沟通究竟是怎么了,竟然弄得如此僵硬的地步!

学校说毕业证发错了怎么办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