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环职业技术学院是什么学历

大专。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政府同意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整体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的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甘肃省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西周时,秦人先后在关陇地区建立周王朝和秦王朝。

西汉时,霍去病两次征战河西,西汉王朝“列四郡、据两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甘肃开辟丝绸之路。

元代时,甘肃首次出现省级行政建制,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2004年,甘肃全省现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此后,甘肃行政区划基本稳定

甘肃古属"雍凉之地",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而得名,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省会兰州市。

甘肃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时期,今甘肃的东部和中部属"九州"之一的雍州,陇南部分地区属梁州。春秋战国时期,甘肃东部逐渐被秦国控制,境内陆续设立郡县。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设置的"陇西郡",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郡级政区。河西地区为月氏、乌孙的游牧区。秦汉之际月氏、乌孙西迁后,河西地区成为匈奴的驻牧地。

西汉前期,河东地区归汉王朝管辖,河西地区仍为匈奴所占有。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后,甘肃全境基本上纳入中央王朝管辖。

三国时期,甘肃省境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一小部分属蜀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甘肃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后仇池国等十余个割据政权。

南北朝时期,今甘肃地区先后被北魏、西魏、北周统治。

隋唐时期,甘肃省境大部分属陇右道及河西道,陇东地区属关内道,陇南部分州县属山南西道及剑南道。

西夏占有河西地区后,取"甘州""肃州"第一个字,建立"甘肃监军司","甘肃"地名首次出现。

紧缺的“选调生”是什么,为何有人说它是坑

身边有活生生的例子 ,因为选调生每年政策不同 ,有的有五年的服务期限 ,可是这五年就有很多机会 会与你擦肩而过 ,而且选调生大多分配到基层 ,刚去肯定接触不到核心的工作,基层工作更务实一些 ,有些时候选调生会感觉自己怀才不遇 ,缺少获得感 。

之前我写过一个微头条,首先我就是一名选调生,我并不觉得选调生是坑,甚至是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我根据一个四线城市的选调生为例,讲一讲我个人的看法和经历:

我们常常听说90后当了县长、工作5年升了处级干部,这些公务员其实都是特殊的“选调生”上来的,他们本身就是作为预备领导选拔的,晋升速度很快。

选调生比普通公务员薪资待遇高,晋升速度稍快,当然谁都愿意考选调生了,但是选调生可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需要满足规定的条件才能报考。

关于薪资待遇问题,某市某县的选调生,第一年适应期,月工资到手3600+元,转正之后,月工资基本在4200元左右,车补500元,基本到手工资每个月在4700左右,绩效工资一年7000+,十三薪是未扣除社保费用的全额工资,基本在6000左右吧,很可惜我所了解的县乡,没有精神文明奖icon,有的临近地区这个奖能发到2~3W,再加上平时过年过节有补贴礼品等,基本就这些了。

选调生一般在乡镇,县区是被领导尤其重视,和重点培养的,我了解过有二十年左右的选调生现在是县委副书记,二十年左右的选调生现在是县委组织部部长,也有八九年的选调生现在是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等各种领导干部。

选调生是一种精神,我还是觉得值得一考的,你认为呢?

选调生招考是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公务员选拔考试,与公务员社会招考是两条途径。差别是选调生招考只针对应届生,一般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招考,各省时间不一样,都会发布招考信息。

考上选调生就意味着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报考的时候一般没有固定岗位,选择一个地区后再分配到具体某个县市的街道或乡镇甚至村上挂职两年。

所谓坑就是不确定性,可能在基层乡镇很久也不能到区县或者省市工作,一般只能通过遴选考试到上级机关。每年有公务员遴选考试,有限选调生报考的职位,有的优秀选调生在基层一两年通过遴选考到县市或省级机关了,当然也有的在基层默默工作很多年的,时间久了超过35岁就很难往上走了。

总之对于考选调来说是考公务员的一种途径,以前会被组织部门高看一眼,现在逐渐和面向社会的公务员招考一样了。

选调生是公务员的一种,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编制。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领导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关于为什么说选调生是个大坑的问题,多半是因为基层岗位劳苦受累的问题。一般来说国家选调大学生去基层岗位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锻炼你,很多学生因为受不了岗位的工作量和薪资,所以认为选调生是个大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不能否认熬过选调生之后的受益问题。

下了基层,是不是感觉自己就得在基层工作一辈子?分配的岗位如果不喜欢又该怎么办,如果没有关系是不是很难得到晋升机会等等。这些问题全是出现在选调生身上的问题,尤其是选调生的基层经历和分配更是很多考生家长非常担心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选调生途径感觉到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传言说选调生就是个“大坑”。

综上所述,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也是因人而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管是任何岗位,都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更要认清自己的内心想法,不能因为自己的经历去否定一件事物。想要的要回报,如果你不付出努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后,借用汪国真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选调生是什么我就不说了,看到很多人在回答。想说另外一个我归纳的现象。

最近几年的选调生选拔,越来越像大型企业招聘人才,锁定985/211,本地锁定师范类偏文一点的一本院校。说明一种现象,国家机关也开始重视第一学历的身份了。

再说一下,公务员的招考,最为公平,不管学校只管学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而且锁定岗位。

现在,选调生大批进入政府,其实就像高中的教改班,高一开学模考,根据模考成立一两个教改班,然后把他们以清华北大方向培养,成功的就那几个人,没考上清华北大的,也是不错的985/211。

选调生大批进入政府,一般都是从基层锻炼起来,行的,往上走,不是普通公务员的晋升模式。但不行的,可能会一直在基层,走普通公务员的模式。

我感觉,未来,选调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因为政府也是一个企业,他也喜欢985/211的毕业生,喜欢名校的综合培养模式。

而普通考公,是弥补普通公务员岗位的,当然也会发掘优秀人才,也会有前途。

选调生报考条件:党员,班委及以上的学生会干部。

所以,在孩子高三填志愿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纯工科的985/211,基本没机会成为选调生的培养摇篮,不过未来如何也不太清楚。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毕业后考其他单位可以吗

  不是。   高考的统招警校毕业生早就不分配了(应该是从2004开始)。警察属于公务员,《公务员法》明确规定:逢进必考,所以,警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可以成为警察,否则就跟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自主择业。

2004年甘肃毕业证样本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