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受,气愤没法说出来,最难过是最相信的人都不相信你!只能说经历过,成长过,事后换位想想我是别人会不会冤枉对方?思明白就没那么生气难过了,下次就要提前尽量避免被人冤枉!更有能力可以想想证明自己“清白”,那种被人冤枉后清白被看见理解,觉得自己真的不一样!
谢邀请!
被人冤枉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的认为啃定是火昌八丈,因为自己从不干损人利己的事,也从不在闲聊中随意议论他她人的事非长短,极就有他人正在议论某人的事非,我也不会表态和言论的。
因为口是祸福之门,不十分注意自己,形成乱发言论,就会惹祸上身的。所以只要自己行的端,走的正,就不怕身正影子歪的,长言说,心里无冷病,哪怕吃西瓜,何况怕被人冤枉,如若碰上有此等之事,我会忍褥稳住心态,等对方把假戏唱完了之后,我再给他唱铡美案或二进宫的,
有句俗言讲的好,有理问到君王,无理就寸步难行,在当今法律文明的普极时代,人人有法律公平的维护权的,能够重证具,实事求事的公道判决的,
没必要忍褥而受打击或长期背黑锅,狗且偷生的活在人人的脚下。回答完毕!敬请关注和交流!
被人冤枉是心灵深处的创伤、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要做到将心比心、好一个人很不容易、坏了一个人三俩句。凡事都要替别人想一想、你开心了、但是别人很伤感、这是做人的最起码原则。
被人冤枉,很无奈,2008年。前进组承包鱼塘。承包金额4万多元,前进组村民400多人,当时村民要求把钱分到个人,每个人可100块,当时有个村民不在家,到外面打工去了,当时这个钱给他兄弟领走了,而且领款还签了字,去年打工回来,说这个钱没分给他,当时当着村干部村民,就跟我打了几下,当时村里报了派出所,第四天把他抓获归案,按正当法律。拘留五天,罚款,第二天派出所叫我去处理,给我道歉,以后不会再犯了,要求我原谅他,但是我想了很多,后来我还是原谅他了,被人冤枉很难受。谢谢邀请。
被人冤枉痛不欲生。
六十年前,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兄妹六人我是老大才不足十三岁。春节前,母亲把仅有的二、三斤猪肉舍不得过早享用,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母亲淹放在磁坛里。
除夕之日,母亲兴奋的说,我们全家要吃肉了,当掀开坛盖时母亲惊愕的睁大了眼睛,呆在那里,我一看坛里的猪肉几乎光了,只在空荡荡的坛底丢下少许猪皮。之后母亲用凄楚的目光扫视我们兄妹几个,突然把眼光定在我身上说,他们还小学你大,不是你是谁?话音刚落,我的脑袋嗡的崩溃似的,哭着喊着跑出门外…。
那时刻死的想法都有,娘啊,你凭什么冤枉我?母亲也似乎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赶忙拉住我,安慰了好大一会儿才停住了哭泣。此时,我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怪谁,总不能怪母亲吧?我灵机一动趴在母亲耳边如此这般…。果然,不大一会儿我二弟从房内跑出直奔厕所,一会儿一趟,那时人们一天不足三两粮食,那个不是骨瘦如柴,肠子也是薄如纸般,能突然盛得下这么多的肉食?不拉肚子才怪。
看到此情此景,母亲也不由自主笑了说,案子告破,大白天下,又转臉对我说,娘冤枉你了,我扑在母亲的怀里,百感交集,眼泪又唰唰流了下来,湿透了母亲的上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袁术真的很垃圾。
很多人认为袁术的实力弱小,其实真的错了。
袁术的实力很强,堪称兵精粮足。
初期的袁术已经占有3个大郡,即颖川郡、汝南郡、南阳郡。
也许有人说,三个郡有什么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
这3个郡相当于别国的3个州。
据《后汉书》中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人口有二百四十万,汝南有人口二百一十万,是当时的第一和第二。而颖川郡更是当时士族最多的大郡,比如荀氏(荀彧一族)、陈氏(陈群一族)。
这3个郡都是黄巾祸害很少的地方,人口众多,粮草丰富。
然而,这还是袁术初期的实力,后来就更强。
袁术一度曾经控制了汉朝核心地区的三分之一。他的地盘大致包括豫、徐、扬三州,人口500万,不比后来三足鼎立时坐拥整个北方的曹魏要差。
这可是了不起的地盘,可以提供给袁术至少约30万的部队。
关键在于,袁术的粮草也丰富。后来邀请吕布去夹击刘备,袁术随手就给20万斛大米。
这是什么概念?
普通诸侯几年也存不到这么多粮食,袁术完全是财大气粗。
兵精粮足,袁术才如此嚣张,甚至敢于称帝。
他确实也有嚣张的本钱。
当年去攻打刘备,袁术随便就出兵5万,而刘备兵力还不到1万。后来赤壁之战,孙权参战的部队也不过3万人而已。
由此可见袁术实力的雄厚。
可惜,兵精粮足的袁术,却是冢中枯骨。
什么叫做冢中枯骨?
坟墓中的枯骨,即便身边有大量的金银财富,他也守不住的,迟早被盗墓者洗劫一空。
袁术就是这样。
他自己是大草包,麾下也没有什么能力比较强的文官武将。
纪灵、桥蕤、张勋、陈纪、雷薄、陈兰、韩暹、杨奉、杨弘、袁胤、李丰、梁刚、乐就,没有一个有用的。
最终就是,袁术将一手好牌打烂。他不但不和哥哥袁绍合作,反而和袁绍敌对。其实袁术如果能够和袁绍合作,天下肯定就是他们袁家的。但连哥哥都成为敌人,袁术自然众叛亲离了。
另外,袁术称帝,再次成为众矢之的,麾下包括孙策等人唯恐避之不及,全部脱离他跑路或者自立了。一瞬间,袁术就损失了大部分实力。
更惨的是,袁术内政搞得一塌糊涂,把自己富饶的控制区迅速折腾的民不聊生。
外交和军事方面,袁术也是四面树敌,百战百败,最终穷途末路,吐血而死。
一个志大才疏官二代的悲惨遭遇。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刘备认为袁术兵强马壮,可谓当世之英雄,但曹操讥讽袁术是冢中枯骨,早晚必将其擒拿。那么,袁术为何被称为“冢中枯骨,他的真那么不堪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历史上,真正称袁术为“冢中枯骨”的是北海的孔融,《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北海相 孔融 谓 先主 曰:‘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冢中枯骨,指坟墓里的枯骨,墓中纵有无数财宝,也没有鸟用。犹言死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那么,孔融为何称袁术为“冢中枯骨”呢?接下来,我们看了袁术的所作所为就真相大白了。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的嫡次子,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袁绍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只是袁绍是庶子(婢女所生),并且被过继给伯父袁成,也就成了袁术的堂哥。作为官二代,袁术被举孝廉成为东汉的官吏。在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权,袁术和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十常侍杀害何进后,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袁术这次很猛,他带兵攻打十常侍,十常侍负隅顽抗。袁术火烧皇宫,胁迫十常侍弃皇宫而逃。可见,年轻时候的袁术也是一个猛人,并非是一个酒囊饭袋。
董卓入洛阳后,拉拢袁术,袁术不肯依附,避祸南阳。恰逢此时,长沙太守孙坚惹了麻烦,投靠袁术,两人搞起了联盟。袁术提供粮草,孙坚出兵作战,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孙坚斩华雄,击败董卓的大军。但因诸侯联军内部各怀鬼胎,最后没有灭了董卓,反而是自己先打了起来。先是,袁术因不赞成袁绍改立汉宗室刘虞为帝,两兄弟闹翻。袁绍趁孙坚未归,想要夺取孙坚的地盘,但被袁术带兵击退。随后,袁术火力全开,先是进攻荆州的刘表,孙坚战死。而后,袁术又攻击兖州的曹操,大败而归。紧接着,他又杀死了扬州刺史而自领牧扬州木,又兼称徐州伯。
随后,袁术又带兵攻打徐州的刘备,但被吕布偷了桃子,占领了徐州,而他打败了刘备,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袁术如此火力全开,无非就是为了扩大地盘,一统天下。袁术一直认为汉室衰弱,他老袁家四世三公,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就应该自己称帝。在他从孙策那里得到传国玉玺后,就迫不及待地称帝了。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当然,袁术称帝也并非是盲目自大,他也是很有实力的,袁术领地最大的时候:汝南郡、颍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广陵郡、沛郡,横跨了扬州、豫州、徐州整整三州十一个郡县,可谓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
袁术治下的总计有约500-800万人口之多,将士17万左右,反观周边北方的曹操和袁绍实力远不如自己。西面的刘表优柔寡断,不成大器,而南方是东汉朝廷认定的豫章太守华歆,更是一个弱鸡。面对如此的境况,袁术称帝也是一种必然的态势。只是袁术所选择的时机不对,操之过急,他的行为被天下人所不齿,成为众矢之的,被诸侯群殴,焉能不败?
袁术称帝后,接连遭到了孙策、吕布和曹操的叛盟和打击,再加上他的地盘遇到大干旱和大饥荒,袁术是一败涂地。他本想去河北投靠袁绍,但半路被刘备截杀而退回。此时,他随军只有麦屑三十斛,还想着用蜜浆解渴,随从找不到,袁术叹息不已。不久之后,他呕血斗余而死。而袁术的家人被孙策俘获,他的女儿成了孙权的夫人。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富二代,最后成了“冢中枯骨”。袁术就是典型的有大略而无雄才,如果他不急着称帝,徐徐图之,慢慢肃清各路势力,也许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各位,你们认为呢?
一代豪杰曹操骂袁绍,庶子不足为谋。曹操骂袁术“冢中枯骨”。看来在曹操眼里二袁都是无能之辈,只是躺在祖先功劳薄上等死的二世祖,其自身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能入他法眼的只有大耳贼刘备,但实际上袁术绝非如此不堪,虽然能力有所欠缺。但本事到还是有的。至少比刘璋刘表之流强多了。袁术就是个 中二病重度患者。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袁绍是庶出,袁术则是嫡出。在东汉黄巾起义失败以后,但实际上东汉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袁术以兖州刺史的身份发家,与曹操第一战封丘之战就被打的抱头鼠窜,但袁术集团真经打。为了提振士气。假借天命与民间谶纬,这时候还有了玉玺。也就僭号称帝,号“仲家帝”天下震动。汝南袁氏名头虽大,四世三公那是汉家给的,也就是说,谁都可篡汉称帝你汝南袁氏就不行,名不正言不顺,各处名士纷纷离去,僭号建国后,袁术起兵攻击在徐州的吕布,被吕布杀的大败,后来进攻豫州,许都都被查出击败。公元197年,曹操以讨伐叛逆的名义,与孙策吕布一起进攻袁术。在天下群雄讨伐之下,袁术就此溃败就此一蹶不振。失败以后的袁术想去找袁绍,路上被遭到曹操劫杀阻击愤懑而死。《三国演义》里说他想喝蜂蜜水不得而死。是不对 看 着很过瘾。
应该说,袁术最大的错误就是僭号称帝,袁术之所以要称帝应该是看到了汉统衰微,已经无法起复了,难道这一点就你袁术看的出来?李傕、郭汜乱长安,在关中相争不断,汉献帝以至于无人管辖、袁术的野心就极度膨胀起来,不免就开始动起了小心思,而且袁术觉得那就有名的”代汉者当涂高”。袁术觉得是在说他自己,又加上捡到玉玺就觉得天命所归。尽管诸侯各霸一方,但面子上还得推崇汉室,所以即便强大如曹操也不敢称帝,也只能挟天子令诸侯。袁术跳出来称帝就是最大失策。只要皇帝还在。受汉家皇恩最厚的就是汝南袁氏。袁术僭越不会有任何人相应,这时候称帝就是主动找打,真正的的共逐之。门阀世家是东汉覆灭的原因,但这也是门阀世家不能成事的根本。
应该说,在汉末刚刚露头的时候,几家大的“军阀”几乎都是世家出身,袁术,袁绍,公孙瓒,刘表。但最终没有一个成事的 。最终成事的三家都可以说寒门出身。个人能力缺失。再高再大平台也没有用 。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 点评。
袁术:一个在不恰当时间做了不恰当事的人
先回答问题,“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我的回答是他不是你想想的那样的,他只是一个在不恰当时间做了不恰当事的人,呜呜呜呜。
说起袁术,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他在里面被写的自以为是、性格多变,却被曹操、刘备、孙策、吕布四方势力打的落花流水,死到临头还要喝蜂蜜水,最终吐血而死。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立场是向着刘家的,凡是和刘家对着干的,都没能落个好下场,而叛汉称帝的袁术,自然就成了罗贯中口诛笔伐的对象,历史上的袁术是这样的吗?袁术称帝真的是自不量力?实际上,历史上的袁术是东汉末年的超级军阀,综合实力比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还要强。
根据《三国志.袁术传》的记载,袁术字公路,出生于高干之家,是袁绍的堂弟,以豪爽重义气闻名。话说东汉末年的时代,豪爽是一个非常稀缺的品质,董卓、鲁肃等人都是性格非常豪爽的人,敢为兄弟撑腰出头,有当黑社会大哥的潜质,一旦遇到乱世,就是一方枭雄,袁术自然也有这个天赋。
袁术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央当官,可以说是年少得志,后来董卓进京,任命袁术为后将军,通俗地说,就是袁术名义上是东汉皇帝的臣子,但是私底下却像另一个皇帝,自己有一套君臣关系。看起来袁术是得到了董卓的重用,但袁术并不满意,他机敏地认为,政治形势对自己并不安全,不如逃离长安。于是他离开了中央,逃到了东南,占领了当时东汉人口最多的南阳郡为领地,据说当时南阳人口竟然达240万。人口多有什么好处呢?人口越多,粮食生产就越多,可供征发的兵员就越多,国家就越强盛。这个道理很简单吧。
三国归晋,说到底还是实力差距太大,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人口,鼎盛时期的袁术,领地还包括汝南郡、颍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等等,是当时最强的势力,袁术辖下差不多有八百万人口,一家独大。如此强大的袁术,当时面临一个怎样的国际环境呢?北方,无疑是曹操、袁绍,虽然堪称对手,但是论实力却远不如自己;西方是优柔寡断的刘表,一度被袁术的属下孙坚打到了襄阳城下;南方是东汉中央委任的豫章太守华歆,为政清静、平安无事。这样大好形势下,你说心高气傲的袁术不称帝怎么可能呢?
公元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建号仲家,实现了皇帝梦,然而袁术的败亡,也从称帝开始。尽管当时的东汉帝国已经处于分崩离析,但军阀们名义上还是大汉皇帝的臣子,天下的百姓还有着极强的正统观念,正因如此,曹操才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也不得不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如果袁术不称帝的话,周围的人就没有讨伐他的理由,就算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术也可以用“清君侧”的名义来反击,声称奉有“皇帝密诏”联合刘备、袁绍等人铲除曹贼。袁术称帝,就相当于公开叛乱。
曹操、吕布、刘备都是聪明让你,他们毫不费力地就有了大义名分,迅速抛弃前嫌结成同盟,奔赴袁术的领地,抢钱、抢粮、抢人头,而原本是自己下属的孙策,则立刻夺取了江东之地,和袁术划江而治。可袁术偏偏是个自负的人,谁也看不起,非要单干,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历史机遇。
袁术败就败在在不恰当的时间,做了不恰当的事,如果他能隐忍十几年,以拥立汉帝的名义肃清各路势力,也许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可惜我不是袁术,袁术也不是我,历史上的他名声是不会好的,冢中枯骨。
袁术被曹操称之为冢中枯骨,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种说法,比喻袁术目光短浅,早晚要被曹操灭掉的意思。那么真实的袁术真的如此不堪吗?江湖小晓生有这么几点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耐心看一看。
第一,袁术是东汉末年最上进的富四代。
袁术家族四世三公,他本人也是嫡子,在家中拥有崇高地位。整个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是一般人,那就吃喝玩乐度过一生算了。稍微上进一点,就如同四世三公的杨修一般,在曹操门上做一个秘书,或者如同孔融一般在朝中做个跟曹操唱反调官员。可是袁术跟这些人完全不一样,他从董卓入京以后,便开始创立自己的基业。那个时候曹操还是个流浪汉,袁绍也是个打工仔,袁术就已经跑到南阳去创业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他的行动甚至成为了曹操袁绍的表率,让他们认为原来自己还可以这么玩。
这让我想起了晚清时期的曾国藩,他为什么功劳最大呢?当时淮军、楚军的力量可不比湘军差,为什么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愿意将灭亡太平天国的重任让给湘军呢?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比较讲究,他们认为乡勇这种军队是曾国藩第一个创造的,淮军和楚军那都是学习湘军才得来的,所以不管他们今后发展有多大,首创之功,永远都是曾国藩的。略微雷同的是,袁术也是这几个人里面第一个开始创业的人。他自己不善于打仗,这没关系,他找来了一个会打仗而且非常猛的同伙孙坚,从此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第二,袁术脑子灵活,不因失败而乱了方寸。
其实袁术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早就有了先见之明要夺取荆州之地,可是刘表这家伙还是比较刚的,不仅杀了袁术的大将孙坚,还夺取了南阳郡。南阳可是当时人口最多的郡,一般逃难的都跑到这里来,比如诸葛亮一家。所以刘表占领这里以后,袁术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战略位置。正常人的思维一定是不顾一切地夺回来才是。可是袁术不这么想,他认为连孙坚都打不过的人,不是他能惹得起的,所以他调转了枪头,直奔淮南而来。这个时候才是他人生的巅峰时期,他先后击败了江东多位领袖,夺取了扬州大部分领地,彻底占领了淮南地区。在孙策的帮助下,袁术的地盘更是再一次扩大,延伸到了扬州全境,徐州部分地区,与荆州的江夏一江之隔,几乎整个东南片区都是他的底盘,人口号称八百万,这就是他的资本。
第三,称帝是袁术一生最错的棋。
在人口和地盘都达到了巅峰的时候,袁术居然贸然就想要在东南称帝了!他当然是有这个实力的,也是有这个政治基础的。实力是坐拥三州八百万人口之地,政治基础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当年孙权所拥有的人口都没有他那么多,地盘也跟他不相上下,不也称帝了吗?其实是时机的问题。当时天下诸侯虽然混乱不堪,可忠心于汉室的还是有的,可以说当时的曹操就是忠心于汉室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改朝换代的,就连董卓都没敢自立为帝,只是做个权臣而已。他们知道王莽之乱后王莽的下场是怎样的,所以不会有人随便就篡位。而袁术再次开启了东汉末年称帝的先河,这让他众叛亲离,成为了天下诸侯攻击的目标。
第四,孙策反叛,成为袁术致命一击。
现在看三国历史,说孙策跟袁术借了三千兵马自己去江东创业去了,其实这根本就是胡扯。当时的孙策可是袁术手下的大将,他之所以前往江东,也只是为了帮助袁术打江山而已。所以说当时孙策打下来的地盘都是袁术的地盘。这是袁术非常重要的一块根基,如果袁术没有称帝的话,孙策尚且不敢反叛,因为他找不到理由。如果贸然反叛,那简直跟吕布没有任何区别了。当年袁术对孙策可是非常好的,甚至想要认他做干儿子。而袁术称帝,成为孙策反叛的一个契机,当时他坐镇江东,虽然手下大将有不少是袁术的旧部,但是现在大多数跟自己的关系都不错。再加上孙坚旧部的相助,孙策成功反叛袁术,将江东地盘从袁术的势力范围内挖了出去,这是给袁术的致命一击。
因为袁术自己就打算在江东建立基业了,所有一切都是围绕江东作安排的。他现在在淮南,可是有一天天下诸侯前来攻打的时候,他依旧可以退回到江东地区,扼守长江天堑,建立自己的诸侯国。可是现在他失去了江东地区,还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孙策。只能怪他看人的眼光不准,如此凌厉的一把剑,他也敢拿在手里随意使唤。现在很多史料认为他是因为孙策而成功,也是因为孙策而失败。我倒觉得孙策跟他的成功没有必然关系,而孙策是导致袁术失败的重要原因。
总结:盛极一时到日薄西山,袁术只用了两年时间。
袁术做了两年皇帝,这两年时间是他最难熬的时间。他一方面需要面对孙策的背叛,一方面需要抵挡曹操大军的袭扰。他的底盘在不断缩水,他这个皇帝的含金量也在逐渐降低。手下的将领诸多叛逃,他想过投靠那个庶出的哥哥袁绍,甚至也想落草为寇。不过他最终依旧认命了。开国皇帝这辈子是不能投降的,投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选择郁郁而终,不过大家知不知道,袁术开创两年的王朝称号是什么呢?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