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合理地进行果树传统的根外追肥

如何合理地进行果树传统的根外追肥

果树根外施肥包括树干涂肥和叶面喷肥两种。一般以叶面喷肥最为常见。叶面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少,肥效快,并能与虫杀剂、杀菌剂以及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省工省时省力。

合理使用根外追肥(叶面肥)是保障树体营养吸收利用率的最佳途经。不仅能满足果树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而且能有效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果了实品质,增加亮度、甜度和口感。

合理使用果树根外追肥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喷施浓度。浓度过高易灼伤果树叶面,浓度过低达不到补充营养的效果。

2.选择适当的喷施方法和次数。根据果树生长规律,选择适当的喷施次数,并在喷施前要配制溶液均匀无沉淀,喷施时雾化要匀细,尽量喷施叶背面。

3.掌握喷施时间。根据果树各时期对不同营养的需求,选择补充对应的肥料。喷施叶面肥要尽量选择无风阴天或蒸发量小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如喷施后4小时遇雨须重新补喷。

合理的根外追肥能够是今年的果实丰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每个果农都知道3氮6磷8月钾9月有机来当家。所以3月6月8月这三个月追肥是必要的。因此用水溶用冲施枪在根系上冲施是最好的办法。这样是果树在不同时期吸收营,使本年的果实丰收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合理的追肥是为了满足果树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果树的追肥方法又分为很多种。例如沟施、条施等。其中比较特殊的便是根外追肥了,根外追肥就是喷洒叶面肥,对果树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果树根外追肥的话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直接吸收

根外追肥的主要施肥方法就是施用叶面肥,因为大部分果树的叶片生长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施入叶面肥的话,叶片能够直接吸收养分。然后为植株提供营养,直接运输到植株各个生长部位。并且还能够增强叶片的生长能力,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植株的光合物质积累。如果是根内追肥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肥料在土壤被固定的现象,降低肥料的转化率,导致肥料效果下降。 2、增强肥效

有一些果树的根部吸收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只是在根内施肥的话。那么对于那些根部吸收能力弱的果树来说,不仅转化率非常低,还会消耗过多的肥料,增加种植成本。所以对于这些作物来说,合理的施用叶面肥能够有效的增加肥料的肥效,提高肥料的转化率,促进开花结果,保证种植效益。而且叶面肥内合理的增加磷钾肥等比例的话,对于增产有着明显的效果。

3、叶片转化快

叶片不仅吸收营养的能力强,而且肥料的转化也是要远远高出根部的。能够及时满足果树对一些营养的需求,例如我们在根部施入钙肥的时候,转化时间大约需要5天左右。但是如果往叶片上施入含钙的叶面肥的话,那么其转化时间大约只需要两天左右。所以对于一些出现缺素现象的果树或者是其它作物来说,施入叶面肥能够尽快的补充果树内缺失的营养,促进果树的生长。 4、可机械化

根外追肥相对于根部追肥来说操作起来更方便,能够机械化管理,经济实惠且效果明显。根外追肥的时候,其用量一般只有根部追肥用量的1/10左右。而且追施叶面肥与水溶肥的话还能够与一些农药进行混合施用,既为植株提供了营养,又增强了植株的抗病能力。而且机械化的施肥效率好,整体算下来的成本也是比较少的。不仅适用与果树,其茶叶、蔬菜等都是非常适合的。 根外追肥的注意事项:

1、叶片性质选准确。双子叶植物一般叶片较大,角质层较薄,喷施效果较好;单子叶植物则相反,因此在喷施时,溶液中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利于养分渗入,所以通常我们会推荐加上有机硅。从叶面结构看,无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喷施于叶片的背面都较容易被吸收。

2、科学选择喷施时间。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长短有关,叶片湿润时间越长







以前在农村肥料不充足的情况下,人们施肥大多数都是农家肥就是人们的粪便以及牲畜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之后使用,而且取材方便。用起来也方便,直接拉在地里,均匀的洒在土地上,就基本OK。

现在人们经济条件好了生活好了,各种肥料,复合肥,有机肥市面上应有尽有。施肥也不仅限于之前的撒在地里那样简单。大致的都一般是在果树下开沟槽,但开沟槽耗时长,费工费力往往几亩地的果树施完肥料,人就累得不行。或者是将肥料与水混合之后使用,将水与肥料完全融化之后,均匀的浇在每棵树下,省时省力也稍微方便一点。或者定穴施肥,现在农村大部分人还是采用定穴施肥,往往一亩果树里面有大树有小树,人们为了保证每一棵树能根据大小而准确的施肥。都会采用这种方法,能保证肥料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充分的发挥到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就是现在所要说的喷液面肥。液面肥的好处就是简单快捷方便。在果树生长旺盛的时候,采取以上几种施肥方式,不方便就可以采用叶面肥的补充方式。而且液面肥见效快。肥料直接由叶片进入作物体内迅速吸收,可在短时间内使作物内的营养成分大大的增加吸收,从而发挥到肥料的真正作用。而且液面肥一般用量较少,在成本上也可以节约很多,为农民的前期投入能省掉一部分开支。

追肥时期与方法

宜在果树生长期内,营养不足前喷布,每间隔7~10天连喷2~3次。为克服营养障碍,应在缺素症状发生之前进行:如因缺锌引起葡萄花期落粒,应在花前喷锌。根外追肥以气温18~25℃时最利于吸收。一天之内,则以早晨或傍晚最好。此时气孔开张,同时空气湿度较大,叶面蒸腾较少,叶片的吸肥量最多。阴天也有类似效应。喷布时应以叶背为主,为了增加营养液的特效,可加展着剂或湿润剂。休眠期开始或萌芽前,嫩枝的皮目也可吸收,但宜喷布较高的浓度,如用硫酸锌防治小叶病,可在发芽前喷布5%的浓度。

根外追肥多以常量元素为主,而且可以根据果树需要,以1种或2~3种混合施用。总浓度以不超过0.5%为宜。过磷酸钙的溶解度很低,可喷2~3%的过磷酸钙的浸出液。为增加氮素,以施用尿素最佳,尿素为中性有机氮化合物,分子量小,扩散性强,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且有吸湿性,喷布后,可使叶片较长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进入叶片后,能直接参与有机合成。

影响因素

叶片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强度、速率与叶龄、肥料种类、浓度、喷布时期和气候条件有关。幼叶生理机能旺盛,气孔密度较大,吸收较快。阴离子种类可影响叶片对阳离子的吸收,叶片对钾吸收效率大小的顺序为KCl>KNO3>KH2PO4。在酸性介质中,吸收阴离子较好,在碱性介质中吸收阳离子较好。在适宜浓度范围内,浓度愈高,叶片吸收的速度也愈快。此外,喷布时,湿度大也有助于吸收。

根外追肥喷布微量元素时,进入树体的营养数量较少,只能在树体对某种营养元素轻度(或潜在)缺乏时应用,而且,喷肥效果,只在当年或生长季节中的某一时期内有效,因此,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

kcl毕业证背面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