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措施: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2.根据大气的自净规律定量定时的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保证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在大气环境容量的限度中,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3.以集中控制为主,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3.对于局部污染物采取因地制宜,采取分散防治措施。

 4.利用各种除尘设备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颗粒状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重力除尘技术、惯性力除尘技术 、离心力除尘技术、 湿式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法等等。

5.采用气体吸收塔以及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气态的大气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净化法、燃烧净化法,冷凝净化法等等。

6.坚持基本原则:第一、城市建设和工厂选址,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第二、改进燃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第三、植树造林,净化环境。第四、减少流动源的废气排放。第五、在城市逐步实行集中供热。第六、推广清洁化生产工艺。

7.废气的综合利用

废气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一定是不好的,废气中也会有一些有价值气体可以循环利用。废气中有一些具有利用价值的,应集中回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能够把资源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废气可以这样利用,何乐而不为?

8.污染的法制宣传与管理

污染的法制管理十分重要,要向群众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如;每年进行一周的环境保护宣传,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的法律知识。

9.对待各个企业工厂要坚持依法管理环境,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进行教育和加以处罚,以致拘役判刑。

10.不能放宽对环境保护的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还该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近些年来,一些生活垃圾,以及白色垃圾到处都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才导至大气污染严重。

①严禁垃圾随意丢放,科学分类,垃圾必须丢到垃圾桶或垃圾点。

②动物粪便,科学有机处理,不允许露天堆放。

③严禁烧田间及树林边杂草。

④上坟时严禁烧香、烧纸。

⑤严禁乱砍乱伐。

⑥田间管理,用农药时,药瓶及包装应统一处理,不随意丢放。

⑦河道,严禁挖沙,破坏河道。

⑧荒山⛰️、荒破应种植绿色树木,减少风沙的侵害。

⑨水库,池塘,河内,严禁丢弃有毒有害物品。

⑩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有拉圾及时清扫和清除。

大气好,人生活才好。

1.加强大气污染源监管:对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大气污染源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如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3.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治理,如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尾气排放监管等。

4.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于工业企业的污染进行治理,如加强废气、废水、废渣等的处理和管理。

5.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使用。

6.加强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公园等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7.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对于农业污染进行治理,如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

8.推广低碳生活:鼓励市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如减少用电、用水、用纸等,减少碳排放。

9.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促进环保行动。

10.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问题,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1、减少燃烧。集中供热、限制汽车数量、杜绝燃化炮竹(尤其是首先解决机关单位的烟花炮竹)。

2、改进制冷技术,限制使用。

3、限制乱砍乱伐,指数造林。

4、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

5、环保管理部门要强化大气污染管理。

6、加强公民的环保监督的权益、参与。

7、排放大气污染的物的单位要积极治理。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采取节能措施。

环评工程师报名毕业证丢了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