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滇红之乡
  2. 凤庆云上花海门票

世界滇红之乡

临沧市凤庆县是“滇红”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市内有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世界上最大的5500多亩古茶树群,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古茶树王、距今已3200余年。全区茶园面积约64.3万亩,年产精制茶叶2000多吨,是云南省茶园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茶叶生产地。以“滇红”、“蒸酶”、“早春绿”、“勐库青”等名茶享誉世界。临沧数百年的栽茶制茶历史孕育出丰宣内涵的茶文化,被誉为世界著名“滇红”之乡。这里建成了第一个以茶文化为背景的云南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是云南省二十五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荟萃了古老的茶道、茶艺、茶经、茶礼、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华。

目前云南很多地方都在生产滇红,但是滇红之乡是云南的凤庆。凤庆属于临沧市,这里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凤庆的香竹箐有目前世界上树龄最大的茶树一一锦绣茶祖。这棵大茶树在这里一站就是3200年,而且目前仍然枝繁叶茂。凤庆作为整个临沧地区以及缅甸通往昆明乃至中国内地的主要通道,注定了它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一个千年不衰的悠久历史。

我们知道包括凤庆在内的临沧地区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自古以来就以产茶闻名天下,当一驮驮茶叶被川流不息的马帮沿着这条路驮往下关、驮往昆明、驮往西藏、香港,于是后人就把这条路归入茶马古道,称为“茶马古道凤庆段”。

凤庆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

凤庆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

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亦称土法功夫茶。以其独特的制茶方式和浓郁的清香,成为凤庆县对外交往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礼仪活动。

近年来,凤庆县加快建设一流茶叶绿色生态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茶产业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滇红”,条形红茶之一。云南大叶种鲜叶制成的工夫红茶的简称。产于云南省的风庆、昌宁、临沧、云县、双江、腾冲及勐海特县。1939年冯绍裘等在顺宁县(今风庆县)创制,并于当年经香港出口25吨。因品质优异,受到国内外称誉。但当时因设备条件限制,最高产量(1941年)仅为45吨,1952年人民政府确定在风庆、勐海扩建茶厂,扩大改制红茶,生产出口以滇红命名的工夫红茶;1956年扩大到临沧、双江、云县、昌宁四县改制红茶,均制成滇红工夫茶供应出口;1959年风庆、临沧两厂分别创制金芽茶与金尖茶,获得国际市场最高茶价。滇红工夫条索肥硕、金毫显露,香浓味醇,汤色红艳。

滇红制造方法与其它工夫红茶基本相同。特独的地方是全部选用大叶种的鲜叶,以一芽二叶为标准;采摘精细,分级制造。在初制中萎凋采取薄摊、均匀适度;轻揉保毫,筛分复揉;适度发酵,及时干燥。精制采取分路筛制,精做净取,制率在9O%以上。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

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凤庆云上花海门票

凤庆云上花海的门票价格为6元每人,65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半价。凤庆云上花海地处凤庆县勐佑镇中和村仕觉山自然小组,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头种植苦荞、甜荞。每年10月,漫山遍野的荞花盛开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峦之巅。清晨,云雾缭绕,荞花仿佛在云海间盛开,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云上花海”。花海分东片区和西片区,东片区可以看云海和荞花,西片区则可以骑马观花和看晚霞日落。

凤庆县勐佑中学毕业证图片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