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升初到底是按学籍走还是户籍走?有什么要求

小升初到底是按学籍走还是户籍走?有什么要求

小升初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主要还是以免试、就近的原则入学。主要还是以户籍为主,学籍会根着学生上学的情况迁入所在的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籍随人走”。

全国各地小升初基本政策都是以就近为主,不过各个地区略有不同,个别地区以摇号、面试的方法划分学校。

我们这边是个四线小城市,这边小升初主要还是以就近入学为准,不过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有特殊照顾,每个初中都有一定的特殊名额,针对的就是成绩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不按户籍选择就近学校,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学校,这在我们这边是个公开的秘密。

中国的房价上涨一方面离不开丈母娘,一方面就是入学,记得前几天网上曝出一个学生家长为了孩子入学,花了360万买了12.2平方的“老破小”学区房,每平方划30万。

所以说,小升初主要还是看户籍,其实通过学校附近的小区房价就知道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所生活的城市关于小升初是这样的。我儿子是去年上的初一,我们当时是由教育局划分区域。然后按照你的房产或者户口在哪个区域,你就上哪个中学?如果你属于流动人口,所以想要孩子上好的中学,你的住房区域特别关键。我儿子就是因为我们当时买房的时候受了中介的忽悠。买了一个最差的中学的学区房,现在肠子都悔绿了。但也没办法啊,只能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如果说小升初决定性选一个答案,按照学籍或户籍的话,基本上在全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各个地方的政策五花八门。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今年六年级所遇到的一个情形,我们学校离两所中学都比较近,但是家长朋友们根据自己的选择与判断结果一窝蜂的上了另一个中学里面,教育局的领导非常生气,他们觉得这种选择,让另一个学校非常难看。

但是在这之前,学校里面六年级的毕业生自始至终是自愿报名到两个学校,任何一个学校都可以,也就是说,也没有根据学籍,也没有根据户籍,只是自愿而已,就近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其实有法律规定,他的唯一一个原则就是就近入学,没有其他的标准,只是在各个地方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时候,延伸出了很多细致,看似高明的一些方案结果这些方案往往是让学校更加冲突,更加被动。

所以说各个地方根本不一样,您要是需求一个准确答案的话,可以说没有,那只能从本地来寻求一个适合于你自己的答案。

对于小升初是按学籍走还是户籍走,要分情况来介绍: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电子学籍号,既然是教育部统一发放的学籍号,所以我们的学籍号是唯一的,一般是由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前加一个大写字母G,构成。也就是说你在你本地和外地甚至外省,你所使用的学籍号都是一个,也是唯一的。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吧:你小升初与学籍号没有关系。只与户籍有关。

第一种情况:需要择校的

这种情况基本上与户籍没有多大关系,与成绩、关系有关,更多的还是钱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吧,有择校选择的,就是各显神通,有用的关系,有存款的尽量使出来,成绩特别拨尖是最有优势的,重点校或者民办校都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种情况:不需要择校,按户籍所在地按片区划分。

这种情况又需要分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了。

本地户口,指的是你就读小学或者初中想回到户籍所在地中学就读。

公办学校的招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行的是,学校划片招生,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为大原则。学校划片的依据是以户籍为主要依据。现在好多私立初中也纳入了统一管理,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参与摇号。

所以如果你孩子所读小学与你的户籍是同一个地方,可能性比较大的就会在你附近中学入读。如果你的孩子小学与户籍不一致,又想回户籍所在地初中就读,你必须提前到户籍所在地了解一下相关政策,提前做准备。有些地方需要提前回户籍所在地办理小升初手续,进入划片系统,参与摇号,还有些需要回去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实际上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提前一年转学到户籍所在地,同时学籍转到户籍所在地。

外地户口,指的是你小学与你的户籍不在同一个地方,但又想入读目前小学所在区域的初中,这种情况就需要提供社保证明,购房合同或者产权提前一年到当地街办办理义务教育农民办子弟入学手续手,就能够像当地的孩子一样公平参与划片入学、就近入学的机会。

全国各应该有一些差异,更我的是要注意提前了解小升初的政策,同时一定要参加学校举行的小升初政策解读 ,我们就经常遇到 有个别家长没有参加 相关解读会议,结果面临升初中的时候手续不全或者没有进入划片入学的系统里,不得不出钱联系私立学校就读。

小升初没有按学籍走的概念,都是按户籍走的。不管你是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升学,每个孩子都是有一份电子学籍档案的。而至于从小学打初中的选择,还是按照户籍来的。

以我们这边的三线城市为例,小学和初中目前执行的是两个一致原则。所谓的两个一致,学生的户籍和父、母的户籍要一致,户籍地址和房产证地址一致。只要符合这两个一致原则,就要优先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就近上学。

而且每年都会重新划分一次学区,但学区的划分基本上是稳定的,本着尊重历史和就近原则,这也就导致了学区房概念的产生,对于哪些房子是哪个学区,大家都有预期,为了孩子上学就会提前买好学区房。

当然有些地区私立学校发展的比较好,他们更多的可能是采取一些电脑摇号派位,教生处入学考试等,如此一来也就没有户籍意说了,但是随着基础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私立学校的跨地区招生,选择性招生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遏制,最终也是要遵循按户籍就近入学的。

但是如果说是外来务工人员,只有户籍,没有房产证的,在向教育局申请后,则会根据学位资源的剩余情况统一安排,但是这类学校一般都不是理想的学校。

其实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户籍学区问题,很多的重点学区在中考的时候并不占优势,孩子们往往会面临更大的中考压力。因为中考并不是按照等级来给学校分配省级示范高中的名额,而是所有学校按照人数来进行配比,比如省级示范高中的升学率25%,普通的a初中只需要700分就能上省示范高中,但到了重点学区的b初中就要750分了,所以说未必就是好事。

总的来说,小升初按户籍升学还是目前升学的主要形式,但前提是还得有房产证,否则很难进入理想的学校,毕竟我们的基础教育规模太大了,其他形式的可操作性难度较大。

小升初毕业证考试答案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