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七烧纸有什么讲究
  2. 死人后七怎么算
  3. 孝牌摘下后怎么处理

五七烧纸有什么讲究

俗语说,一七淼茫茫,二七回家乡,三七下河洗手,四七见阎王,五七上刑场,六七过法堂,七七下地 狱上天堂 。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这就需要用烧纸的方式,让魂魄收到。烧纸之前要写一份封皮,上面写着逝者的姓名。然后还要在地上画一个圈,烧纸不能出圈,否则就算白烧了。但是在正式烧纸之前,还是要抽出几张纸钱点燃了丢在圈外,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打赏路过的孤魂野鬼,也就是传说中的买路钱。为什么要划一个圈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标明这个地方是给谁送钱的!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烧纸的时候,烟是直着上的,那就是正主收到了!如果在圈的附近打着旋,那就是别的鬼来抢了!在划圈的时候要留一个口,或者在圈外也烧一些!因为送钱的邮差也需要经费,而在圈外烧的,就是那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也可以收到一些。家里有老人去世,就要烧纸,不要觉得恐惧的。其实这是一种寄托相思的风俗,一种精神的寄托。经历了这些,就会懂得,生活不易,珍惜身边的人,因为身边的人,一旦离去,是永远也回不来的。

死人后七怎么算

从去世之日起起算,每过七天为一个七,分别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烧七之俗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自古以来,烧七成为丧葬礼仪中的一俗,丧家逢七举行道场功德,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狱。其活动颇多,而且有简易与隆重之分。

按民间风俗习惯,几七都是从人去世当天算起。

一七就是从人去世当天到第七天,然后从第七天到第十四天,为二七,第二十一天为三七,以此类推第四十九天为七七。

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一般人去世下葬后,亲人们都在逝者去世后的第七天去墓地烧头七纸,然后三七,五七,七七都要去烧纸。以后就是在忌日,清明,鬼节什么的再去墓地烧纸。

从逝世那天算起。

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有两种算法。年轻人死后,叫丢七1,2,3,4,5,6,7 一七 7,8 ,9,10,11,12,13 二七 老年人死后,叫正七1,2,3,4,5,6,7一七 8,9,10,11,12,13,14二七

S人后七应该是从当天算起,这个可能有的地方算法不同,但绝大多数的地方都是这样算的,因为白事一般算虚数,不数实数,算单数,不算足数的,所以死后当天要算一天,一至七天一个起,然后连算,七七四九天后,就作完七了,四十九天满后基本在百天后进行纪典。

孝牌摘下后怎么处理

        按照丧葬传统,直系亲属(如子女)在葬礼上带孝布,葬礼结束,需要带孝牌,以遵守守孝的传统,时间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3年。

       不过,现在这个传统逐步弱化,只在部分农村地区保留,城市里面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基本上孝牌,孝花,带孝去祭奠老人的时候就可以卸下同纸钱一块烧掉。

五七大学毕业证丢了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