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荆州怎么丢失的
  2. 亡的意思古代
  3. 亡古文是什么意思
  4. 火烧新野读书心得150字

三国荆州怎么丢失的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

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

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

亡的意思古代

亡在古代不是死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一般说的都是逃的意思。比如亡命之徒,说的就是到处逃命的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这句话里亡的意思就是逃跑,说的是现在逃跑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不要跟现代的死亡联系起来就不会出问题。记得这一点就好。

亡,读音一:wáng,作动词,有四义:

①逃亡,逃跑。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②失去,丢失。例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③灭亡。例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④死亡。例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亡,读音二:wú,动词,通“无”,意思是“没有”。例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亡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逃跑;丢失,失掉;灭亡;忘记等。例如,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的意思是灭亡。

亡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亡的意思

wáng

①逃跑。《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②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③灭亡。《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过秦论》:“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④死亡。《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⑤通“忘”。忘记。《韩非子·说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矣。”

①通“无”。一指“没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亡的基本字义

1、逃:逃亡。流亡。

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死:伤亡。死亡。

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这在古代有很多意思。音读wang时有以下意思:

1.作为名词是逃亡之人的意思。例句:《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2.作为动词的意思有⑴.逃走,逃跑。例句:《史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⑵.灭亡,消亡。例句:《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⑶.死。例句:《世说新语》——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⑷.不在,出门在外。例句《论语》——孔子时其亡也往拜之。⑸.通“忘”,忘记。例句《管子》——亡其身失其国者殆。

音读wu时有以下意思

1.通“无”①.没有。例句《列子》——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不。

2.不论。例句《汉书》——上谴使者分条中都官招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亡古文是什么意思

wáng

①<动>逃跑。《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②<动>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③<动>灭亡。《子鱼论战》:“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过秦论》:“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④<动>死亡。《赤壁之战》:“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⑤<动>通“忘”,忘记。《韩非子·说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矣。”

①通“无”。一指“没有”,二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报刘一丈书》:“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火烧新野读书心得150字

火烧新野读后感(一)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以后,诸葛亮先是火烧博望坡,把曹操烧了个焦头烂额,又火烧新野,把曹操的十多万人马全交待在这儿了。最后一次火烧赤壁,把曹操七十多万大军烧剩了三百多人,使三国成鼎立状态。

诸葛亮胆大心细,在刘备困难的时候主动提出要去江东联合孙权。一到江东,诸葛亮舌战群儒,把东吴的谋臣说得哑口无言,最终说服了孙权同意结盟。

后来,诸葛亮夜观天象,知道凌晨会有大雾,就派二十只草船在曹营水寨前一字排开,曹营里的将校不敢出来,只好用弓箭射,就这样白送了诸葛亮十五万支箭。

诸葛亮的学识在当时应是数一数二,当时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得天下。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分量。

诸葛亮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知,非宁静无以致远。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刘备做事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要重扶汉室。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尽心尽责的精神

话说东汉末年,曹操(魏国)、刘备(蜀国)、孙权(吴国)为了争夺天下而引起了许多战争。曹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一统天下。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刘备,刚被刘备封为军师的诸葛亮,掌管着全军兵马,调度文武百官,他拿着刘备赐的尚方宝剑,命令将士们:“关羽领兵一千埋伏在豫山安林,张飞只要一看见南面失火,就从山谷中杀出来,放火少曹军的粮食,关平和刘封领兵五百准备好火药,埋伏在博望坡,赵云领兵引诱曹军入包围圈,接着假败逃走。”

夏侯淳领兵十万杀来与赵云交战,赵云假败逃走,夏侯淳紧追不舍,曹军进入了豫山安林(诸葛亮设下的包围圈),关羽从中杀出来,烧了曹军粮草,张飞见南面失火也杀出来,还斩了几名曹军的大将,曹军大败而逃,关羽、张飞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曹操不甘心,领兵五十万,向荆州杀来,刘表在荆州城被曹军吓死了,诸葛亮领兵到樊城,又用火攻的计策把曹军打得大败,曹操调兵遣将,围攻樊城,还派了徐庶去投降,刘备顾全大局,领老百姓逃难,曹军在后面紧追,情况危急,诸葛亮派关羽去搬救兵,见迟迟不归,决定亲自去看看。他一走,曹军杀到,刘备被困,家人丢失,赵云单枪匹马,去救刘备家人,赵云所向披靡,无人能挡,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张飞一人挡在长板桥上大吼一声,把夏侯杰活活吓死,曹军吓得退回几里。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立下了大功,真不愧是博学多才,通晓古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真是古今天下罕见的奇才。

为什么我那么欣赏诸葛亮呢?是因为诸葛亮是--个国家统治需要的忠臣,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臣。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并且- -生谨慎, 鞠躬尽瘁,读后感读后感》。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这些都是令人叹服叫绝,意想不到的。

如果当年刘备听了他的劝告没有伐吴,也许三国之后不是晋,而是刘备复兴的汉朝。

湖北赤壁高中毕业证弄丢了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