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话是哪里的方言
  2. 马踏镇什么姓最多
  3. 电城镇的历史
  4. 广东电白有几个镇是什么名
  5. 广东茂名杨氏的起源

海话是哪里的方言

海话是粤西沿海一带的人说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名市的电白区东部电城镇、旦场镇(部分)、麻岗镇、树仔镇、岭门镇、马踏镇和阳江市阳西县的儒洞镇、沙扒镇书村、上洋镇福湖。在过去,部分福建渔民,迁至电白沿海打渔为生。后来逐渐在东部沿海地区定居下来,并且有一部分人弃渔从耕。

他们的后代分布在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已包括爵山镇)、旦场镇、树仔镇、麻岗镇、岭门镇、马踏镇等地。他们所讲的方言本地人称为“海话”。海话与黎话可以通话,同属于闽方言。

马踏镇什么姓最多

姓梁的人最多,有5万多。电白县总人口1459219人(含后划出的茂港六镇),各镇人口如下:马踏镇 57595 、岭门镇 58561、 爵山镇 47227。姓梁的人口5万多。

许、蔡、黄、杨,这四个最多,因为是大姓。

马踏镇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东北部,交通便利,镇内基础设施较好;同时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人文景观,尤其是名胜古迹众多;该镇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推动了该镇文艺的发展。

电城镇的历史

历史沿革:  电城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隋、唐代属连江县。唐开元元年(713),高州治所曾徙治于此。  宋开宝五年(972)随县并入电白县,属下保宁乡。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置神电卫于此,为县治所在地。  清代为典史所下辖的山兜堡、白蕉堡、庄垌堡地。民国初为镇和一区。  1941年为附城乡、海北乡、庄垌乡、保宁乡。  1950年12月县治迁往水东镇,但电城之名不改。  1957年称电城乡。  1958年9月为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6月为电城人民公社。  1968年,设电城镇。  1983年12月撤社置区,1987年,电城区并入电城镇。  2003年12月,合并爵山镇后仍称电城镇。简介:  电城镇地处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东南沿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281个自然村,人口13.6万,是茂名东南部沿海地区交通、文化、贸易中心和广东省中心镇。

电城镇历史:电城镇历史悠久,在古代置神电卫于,此在明代后期,电白县的治所曾搬迁至此。

从南北朝梁起,它就是百越之南的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在温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以其地理优越,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交通方便著称于世,一直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骚人墨客和政要商贾,在历史上写下过辉煌的一页。


 

广东电白有几个镇是什么名

截止至2018年12月,电白区政府下辖20个镇。 分别是:水东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林头镇、霞洞镇、黄岭镇、那霍镇、沙琅镇、罗坑镇、观珠镇、望夫镇、马踏镇、岭门镇、麻岗镇、旦场镇、树仔镇、电城镇、博贺镇。 还有2个街道、3个虚拟镇:

1、街道:南海街道、高地街道;

2、虚拟镇:广东省曙光农场、广东省水丰农场、陈村镇。

广东电白一共有2个街道17个镇3个虚拟镇,分别是南海街道、高地街道、水东镇、沙院镇、小良镇、七迳镇、坡心镇、林头镇、霞洞镇、黄岭镇、那霍镇、沙琅镇、罗坑镇、观珠镇、望夫镇、马踏镇、岭门镇、麻岗镇、旦场镇、树仔镇、电城镇、博贺镇、广东省曙光农场、广东省水丰农场、陈村镇。

广东电白有19个镇。分别是:马踏镇、岭门镇、坡心镇、七迳镇、树仔镇、沙院镇、麻岗镇、旦场镇、小良镇、霞洞镇、观珠镇、沙琅镇、黄岭镇、望夫镇、罗坑镇、那霍镇、博贺镇、林头镇、电城镇。

电白,隶属广东省茂名市,位于广东西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陆地面积2128平方千米,管辖5街道19个镇4乡级单位。电白区因多雷电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合并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建制,合并设立电白区。电白区的旅游资源有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御水古温泉、放鸡岛等。

电白县辖17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陈村、电城、博贺)。

1、2001年1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1号)设立茂名市茂港区,茂港区辖从电白县划出的羊角、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和南海6个镇,2002年,电白县辖19个镇(水东、林头、霞洞、黄岭、那霍、沙琅、罗坑、大衙、观珠、望夫、马踏、岭门、麻岗、旦场、树仔、电城、爵山、博贺、龙山)。2、2003年12月撤销龙山镇、博贺镇,合并设立新的博贺镇。调整后,博贺镇共有5个居委会、5个渔委会和10个村委会,总面积49.5平方千米,总人口63293人。博贺镇政府驻原博贺镇政府驻地撤销爵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电城镇。调整后,电城镇共有5个居委会和28个村委会,总面积109平方千米,总人口135708人,电城镇政府驻原电城镇政府驻地撤销大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头镇。调整后,林头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3个村委会,总面积146平方千米,总人口125695人,林头镇政府驻原林头镇政府驻地。

广东茂名杨氏的起源

杨氏起源

据电白爵山杨氏族谱记载,该支始祖为杨仁寿,为杨智新第三子,原籍福建莆田。

绍兴年间自莆田迁至潮州,其子杨霆裕于宋光宗绍熙年间,自潮州将父母遗骸迁葬电白爵山松柏岚,奉其父杨仁寿为开基始祖。 

电白一带有多支杨氏称出自弘农杨氏,爵山杨氏亦不例外,这部分杨氏称为宋朝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即龟山公)后裔,广东电白、吴川、茂名、高州、廉江、遂溪、雷州等地杨氏多称杨时第五子杨造的五世孙杨大经、大纶后裔。 O-Z25518 下游的杨氏可能出自杨时后裔的某个分支,但情况暂不清楚,该家族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各支派分化情况、后裔分布状况等还需要更多的用户参与“父系深度检测”细化谱系树进一步确认。

电白县爵山中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