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
  2. 大学本科在古代是什么学位
  3. 大清国学生墓的含义
  4. 高中在古代是什么学位

一本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位

应该算生员吧,也就是秀才,如果说一本的话可以算廪生,也就是高级点的秀才。

如果不按行政级别说,单说学历。本科相当于秀才,硕士相当于举人,博士相当于进士。至于秀才之前的童生应该可以相当于高中学历吧

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

如果你一定要分的话,那么一本的算进士出身、二本的算同进士出身好了。

大学本科在古代是什么学位

学士,古代是有学士的,殿前学士,很高的职位了,可以直面殿前,参与政事

将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种科举功名和学位进行对比,并最早给出答案的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于明朝晚年来到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了28年,他对中国文化和科举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他有很多介绍中国的文章,最终被编入《利玛窦中国札记》。其中就有介绍科举时将秀才、举人、进士视同西方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

大学本科在古代应该是进士出身,清末新式教育法则中提到小学毕业,考试合格者,有附生文凭可以参加乡试,也就是童生,初中毕业的就是贡生,高中毕业的有举人出身可以参加会试,大学专科和预科毕业的也是举人出身,大学本科毕业的有进士出身可参与殿试。

大清国学生墓的含义

国学生又称国子生,亦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清初时国子监实行积分法,为其后考职之制,分等录用。

清后期,设置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毕业考试合格的,分别授予进士、举人等出身,给以一定的相应官职。“大清国学生墓”就是清朝某个国学生的坟墓。

高中在古代是什么学位

生员

生员,意思是封建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

⒈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后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学习者,通称秀才。

《北史·儒林传序》:“魏 道武 初定中原……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餘人。”

《儒林外史》第七回:“慌忙先在生员等第卷子内一查,全然没有。”

京剧《太白醉写》第一场:“投考的生员听者:大人有令,命生员 李白 携带试卷,前来回话。”

⒉指在学学生数额。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

《新唐书·选举志上》:“永泰 中,虽置西监生,而馆无定员,於是始定生员。”

现在的高中在古代属于什么学历:相当于秀才,秀才往往受到当地乡坤的器重,但不安排工作,可以办私塾教学童读书学习,秀才只有考取举人以上,政府才安排工作。

这相当我们九十年代以前。高中不安排工作,考上大学毕业后就安排工作了,吃上皇粮了。

古代没有高中的说法,但是有太学、私塾等说法。

高中时高级中学的简称,在我国高中有多种形式,如:普通高中、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

古代常见的学习的地方成为太学或者私塾,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古代的学位自隋唐有了科举制度以来,大体有这么三个层次:

1秀才,大体相当于现在念完小学初中的毕业生。

2举人,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念完高中高中毕业生,有些举人是可以做些小官参加工作的。

3进士,大体相当于现在念完大学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或直接做官或候补做官,总之是参加工作了。

清末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