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士研究生相当古时什么级别
  2. 杭姓起源
  3. 大清国学生墓的含义
  4. 学士的由来

博士研究生相当古时什么级别

我国很早便出现“博士”这个词,“南方之博士也”《战国策》“鲁博士也”《史记》。“博士”秦朝是官职,也包含博学的意思,“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汉书》。汉朝初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每一经设一个博士,职责一是以儒家经典教授弟子,其二是充当皇帝的参谋和顾问。可见与现在的博士不一样,真所谓博古通今。

汉后期,博士“出谋划策”的职责逐渐淡去,成为专门讲儒家经学的学官了。

硕士研究生相当于古代的举人学历。

从等级来看,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学历。古代最高学历是进士。从这个角度讲,相当于古代进士。

但两者又有很多不同,博士毕业还要继续工作并评定职称。而进士是官职选拔考试,可以直接安排官职的。

博士研究生不好按古代级别来卡。古代科举,进士最差也是榜下即用,怎么也是个县令百里侯。现在的博士毕业生考公务员的话最多享受副县处级待遇,无论是权力,待遇还是发展前景与进士都不可同日而语。非得要卡级别的话,最多相当于古代的举人。

杭姓起源

杭姓源出有三:姒姓、抗氏和外族。

第一支源出姒姓。春秋时越王之后有杭氏。杭,古越地,故地在今浙江余杭,以地名为氏。

第二支出自抗氏。杭为抗之重文,故抗、杭原为一字。杭氏出自抗氏。

第三支来自外族。清朝初期,清蒙古八旗姓杭锦氏和蒙古人姓杭图德氏、杭特努惕氏、杭秃惕氏,汉姓均改为杭氏。

  杭(Há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大禹治水后,剩余和留下来不少舢板,大禹便让自己的支子管理,封为余航国(今浙江省余杭),其后人便国名命姓,称作航姓。后来又去舟加木,遂成杭姓。

  2、出自抗姓,抗、杭同源,改抗姓为杭姓。汉代东乡侯、长沙太守杭徐,本姓抗,因古代“杭”、“抗”二字通用,他的后代子孙便以杭为姓,称杭姓。

  得姓始祖:杭徐伯。杭氏发祥之地为丹阳郡(安徽省宣城一带)。杭氏源于国名。据《姓氏考略》载,夏禹治水后,把九州内所有的船只统统交由庶子管理,封国于浙江余航。其后世子孙将“航”字的舟边抹掉,安之以木,从此便以“杭”为姓。东汉时,泰山太守杭徐伯任职中郎将,因讨伐平乱著功,荣封为“东乡侯”(封地在浙江余航),杭徐伯乃成为杭姓始祖。定居于云阳西乡的新埭村(全州杭甲村)。杭徐伯的后人为避五代兵革之乱,又从云阳迁至馀杭泊水湾。宋庆历年间,天下趋定,杭徐伯的后人寅正仰慕先人故里,扶其老父钦训跋山涉水辗转抵丹,回归先人旧地,仍定址于西乡的新埭村。故杭氏后人尊杭徐伯为杭姓的得姓始祖。

大清国学生墓的含义

国学生又称国子生,亦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清初时国子监实行积分法,为其后考职之制,分等录用。

清后期,设置同文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校,毕业考试合格的,分别授予进士、举人等出身,给以一定的相应官职。“大清国学生墓”就是清朝某个国学生的坟墓。

学士的由来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初是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中载:“帅学士而歌《彻》。”

郑玄注:“学士,国子也。”

孔颖达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

魏晋以后,“学士”才逐渐成为一种官职,指的是朝廷中掌管典礼、编撰等诸事的官吏,也即是靠字而为国家效力的一种文官,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文秘。

北齐时,国家开始设置“文林馆学士”,北周设置“麟趾殿学士”,工作职责都是著述之类。

南朝梁时设“抄撰学士”,隋朝时设“东宫学士”,依然掌管文学撰述。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

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品位一直很高。清代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硕士,有时只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种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挂上了钩。

学士本来是中世纪英格兰的青年贵族,他们需要修读文化课程并参加大学的辩论会和仪式以获得称号
后来学士逐渐演化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学位,这种学士学位是课程学位的一种,需要修读一系列的课程
当今的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中的第一个学位,本科生可以通过所修的学分多少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学士一名始见于周代。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又演变为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唐宋时期,学士的地位较前大有提高。宰相才能称大学士,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选任学士,而六品以下者则任直学士。

铁面无私的宋臣包拯,就曾是参与朝政、执掌大权的龙图阁直学士。

宋朝对翰林学士十分器重,常由他来充任皇帝嫡亲的顾问和秘书,拥有荣任宰相的希望。

到了清代,地位最为显贵的就数大学士,其官阶为正一品,属文职官吏之首。

清代浙江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