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桐城和舒城的区别
  2. 潜山赋全文

桐城和舒城的区别

桐城和舒城都属于安徽省的县级行政区划,但两地有以下区别:

1.地理位置不同,桐城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南 ,大别山脚下;舒城县是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巢湖。

2.面积人口不同,桐城市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总人口数74.5万人;舒城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98.3万余人。

两地间直线距离约57公里,驾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你说的寓意是茶叶的区别,请准确表述!

二者产地与茶种植环境都有区别,桐城小花是高山茶,而舒城小兰花是丘陵茶。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桐城茶区多高山深谷,山峦叠嶂,云遮雾绕,故茶叶嫩而多汁。尤其是春天漫山遍开幽兰,茶叶受兰香熏陶,含有天然的兰花香气,且因茶叶峰尖叶小,故称之为“小花茶”。桐城产茶历史甚早,有文字记载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证实应在明朝。史载明朝大司马孙鲁山(孙晋),乞休隐居龙眠山,在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宦游时得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兰香,进贡朝廷,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跻身“贡品”之列。产地也扩大到龙眠山双溪、杨家楼(现名杨头)等地。桐城境内黄甲镇(原中义乡,黄铺乡)、龙眠、大关等地。其中原中义乡最高峰荒草尖海拔高度为850米,茶园高度均在海拔700米以上。日照短,年平均温度16℃,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6%以上。

舒城小兰花,安徽省舒城县茶叶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舒城小兰花,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茶汤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成朵,呈嫩黄绿色。茶树广泛种植在皖南丘陵。

桐城和舒城是安徽省的两个地方名。

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

桐城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北至省会合肥90千米,南邻安庆市区68千米,属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沪蓉高速、合九铁路、206国道3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享有“文都”的盛誉,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舒城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三角腹地、巢湖之滨,江淮之间、合肥近郊。是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处。介于东经116°26'—117°15'、北纬31°01'—31°34'之间,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49.5千米,总面积2100平方千米。

潜山赋全文

潜山赋

作者:江山 

  尔雅释山,邑以山名。一峰擎宇,万岳朝宗。绵大别而襟吴带楚,俯江淮以毓秀钟灵。秘府洞天,溯亿年之苍莽,祥光瑞气,兆一邑之熙雍。若乃胜地昭瞻,气象隆崇。叠巘石奇,垒危崖以屴崱,盘山径曲,通峻岭之峥嵘。远近层峦罗列,叠叠翠霭,皖潜二水萦回,湛湛浺瀜。

  十里澄溪,浮棹兮吴塘碧水,中宵爽气,清暑兮九井西风。山谷流馨,浣石刻兮唐风宋雨,雪湖涌翠,滴花露兮晓日朝暾。井泛胭脂,二姝长留艳说,霞流酒島,一觞遥忆诗人。

  至若龙窑古陶,水火涅槃,桑皮寿纸,京城独步。孔雀徘徊,合乐府之双璧,弹腔流韵,续徽调于闾户。太平塔老,岁月沧桑,天宁寨幽,竹木环护。有人杰而地灵,多民丰而物阜。热土红源,英雄事迹长新,孝乡义里,德馨家风如故。

  信有皖公仁政,经纶可喜。汉皇拜岳,声威存史。长庚进京,国剧之始。恨水著书,烟霞满纸。梅开二度,再领清芬之音,菊绽江城,长传柔婉绝技。凝辉煌而绝伦,集璀璨而无比。

  是以风流可续,欣喜不胜。呦呦鹿鸣,四海同听。水落石出,山鸣谷应。史前文明,薛岗可证。石刀无俦,玉琮谁竞。传薪火兮古城,升曙光兮僻境。

  噫嘻,卿云烂漫,古岳嵯峨。花发皖源,是舒州之旧治,铎振岳麓,护陵谷以弦歌。有福地之颐养,得品物之云罗。瓜蒌葳蕤,贡藕婀娜。舒席缀珠,化清妙于劲节,茗香浮碧,融禅意于天和。

  更田园旖旎,菜甲满畦。柳桥飞絮,沙路无泥。春雨霁云,绿杨垂乎短岸,芳池涨碧,夭桃绽兮长堤。鸟奏同袍,花怜并蒂。万物罗繁,乡村胜赏,民宿兴起,光彩垂霓。得林泉之雅趣,适山水之相宜。

  观夫,皖城竞秀,一域隆昌。撤县设市,步履铿锵。脱贫启智,兴经济于前行砥砺,矢志图强。踔厉奋发,擎振兴之大旗,锐意同襄。生态立市,旅游兴乡。目标坚毅,使命担当。打造全域旅游之名片,深挖产业特色之精良。鼎力发展,为邑强而国富。同心筑梦,祈众乐而民康。蓝图新绘,展宏猷以奋发;盛世清平,书锦绣之华章。

潜山赋作者是杨基柱

潜山袭古皖之民风,善良淳朴,勇敢而承之。尊汉天子而治庐江郡,以皖城而号之。吴魏分疆,三国鼎立,慕周郎少年英雄,袭秦汉皖之制。两晋风流,一统三足之势,立熙郡,改皖县为怀宁,怀宁始出。隋帝雄心,一统南北二朝,改郡为洲,享同安之名。唐朝混乱,再而易名,为盛唐郡,为舒州,宋时升格,舒州为府,安庆因而得名。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拓疆开元,立潜山县而至今。

    古意乡风依然,今观潜山之貌,崇山峻奇,天柱绝胜,皖江秀丽。出皖山而汇长江,游天柱而倚舒州,划潜山而分东西。平原物美,丘陵典实,大乔小乔,留千古倩影,李白,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无不留恋往返,实为地杰之乡。天柱茶香,舒席饮誉,石耳山珍,味美物稀,确是物美之地。三祖禅寺,弘一脉禅宗,引八方佛徒,扬佛教真谛。随社会前进,时代发展,古城改昔日之姿,展当今之伟业,纳各地之大商,引世人之瞩目,汇本土之精英,创震世之大业。今潜山之貌,厂商林立,高楼栉比,众镇拱卫;源潭强镇,工业排头,王河水乡,鱼米天宝,天柱山镇,得天独厚,开发旅游,引世界雅客杰士,竞相攀顶。黄铺扼太湖之左,享国之优厚,痘姆陶瓷,宣薛家岗文明之厚实。

    数潜山之胜,天柱山之姿,冠绝海内,举世皆知汉帝封岳之盛,隋文帝拓疆之威。登斯山,人间胜境也,山石怪奇,呈岁月雕琢之沧桑,扶之,悟人生得历史之厚积,赏之,感生活享时代之恩赐。云海飘渺,佛光随日华而生;群峰雄峙,天柱绝峰,孤立擎霄,誉汉帝之识,赞隋帝之雄。东坡山谷(黄庭坚),遗一代文风,传历世文明发展之深厚。曹松(晚唐潜山诗人)远遗,播古皖文化于华夏。《孔雀东南飞》创长诗之先河,于历史岁月中解读爱之忠贞。一代小说大家,张恨水,扬潜山风土人情于世。天柱剑毫,茶之极品,不负当年陆羽盛赞。浩川集团,汉皮纸业,中国一绝。全力集团,服务华夏,洗涤中国。源潭刷业,国之生产基地。

    今潜山之姿,合九铁路,贯境而过,沪蓉高速,穿越古皖之沉寂,驱车半时,便至安庆深港,水陆通衢之利,利社会之发展,利人民之开创,利人文之融会,利文明之传播,利科技之交流。

    噫吁哉,潜山古意斐然,今意拓展。淳朴勇敢中展华夏英姿,诚信创先中扬中华之国威。实乃人文发展之地,科技创先之处。

安庆黄铺中学毕业证样本图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