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中国科技做出贡献的外国人
  2.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真的很难毕业吗
  3. 昆明理工大学外人能进入吗

为中国科技做出贡献的外国人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堂举行,作为五大国家级科技奖之一,本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5位外国科学家。

这5名获奖者分别是:美国籍冶金和矿物加工技术专家简·迪安·米勒,英国美国双重国籍的有机超分子化学家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美国籍材料物理学家朱溢眉,美国籍海洋地球化学家彼得·乔治·布鲁尔,瑞典籍人工光合作用专家孙立成。

据介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犹他大学教授米勒35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冶金与矿物加工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国际先进矿冶技术和发展理念带到中国。他还长期坚持与中国矿冶行业高校、科研和企业等开展合作,为中国现代矿冶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托达特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他一直致力于推广中美科技合作,积极与中国学者开展分子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还在中国捐资设立人才基金,专门用于鼓励更多优秀的中国年轻人才从事化学领域研究,并积极推动在中国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为中国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人才培养及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终身教授朱溢眉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美政府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受美国能源部委托,他多次组织高规格超导和量子材料领域双边研讨会,开辟了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能源部全新合作领域与机制。他积极促进双边科研合作,为中国原子尺度表征和电子显微学领域技术发展以及多个大型先进平台建设做出贡献。

美国蒙特利湾海洋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布鲁尔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除中国科学院外,他还和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个团队有深入合作,推动中国深海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首席教授孙立成从2000年起,开始与中国开展实质性科技合作,在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中心。18年来,他搭建了一条国际科技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推动中国人工光合作用研究在国内普遍开展,为中国站在该领域的世界前沿做出重要贡献。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真的很难毕业吗

是很难。 德国教育很严谨,属于严进严出。每年有百分之几十是毕业不了的。理工专业(尤其是机械,信息类专业)很难毕业,50%的淘汰率,甚至更高。相对来说,文史经哲类专业毕业较为容易。首先我们要了解 德国的学分制度选正课的时候会有两种 ,一种跟中国一样 :大教室老师上面说;还有一种就是研讨课 :十几个人上课 ,这种就比较麻烦了, 外国人语言不太好, 这样的课分数不太容易弄到高分所以选课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有的研讨课是专业必修课)。

其次德国是留学大国留学生很多,有语言问题的人也很多。所以成绩方面都会尽量酌情,如果分数在及格边缘可能会给过。但是评分的时候还是会严格按照标准给分,不会随便给学生高分。德国人很勤奋。关于成绩优秀的人的奖学金是非常难以争取的

昆明理工大学外人能进入吗

想要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学习,外国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外国人需要递交申请并通过昆明理工大学的招生考试。

其次,外国人在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背景和成绩单,并具备英语或汉语的语言能力证明。最后,外国人还需要办理相关的签证手续并参加学校的入学登记。建议你联系昆明理工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招生办了解更详细的申请流程和要求。

外国人谈中国理工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