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学子毕业叫什么
  2. 清朝进士相当于哪个级别
  3. 学士的由来
  4. 鉴生,贡生相当于现在什么毕业

古代学子毕业叫什么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为出师。古代没有正经从学校毕业的说法,在考中功名之前的学习没有毕业,只有学满,称作出师。出师一词最早出自诸葛亮所著的《出师表》,而毕业一词则最早见于清代全祖望的《刘继庄传》:“凡继庄所撰著,其运量皆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随言之甚殷,而难於毕业,是亦好大之疵也。”

古代学子的毕业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在古代中国,学子通常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学子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相应的成绩后,可以获得举人、秀才、进士的称号。这些学位并不被称为“毕业”,而是以特定的称谓来体现他们的地位。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叫出师,即徒弟期满学成,一般用于在学堂或者私塾完成学习,也可以是跟师傅学成手艺出师。

古代正经的学校是没有毕业一说的,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比如孔子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终生追随的。

古代拜师的仪式也很郑重、严谨,拜师需要准备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表达对师傅的尊重,也表示弟子的心意。

除此之外还要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从业的虔诚,也希望自己学业有成。

有些还要接受师傅训话,希望学生做人要清白,学习要刻苦等

古代对毕业的雅称是出师。出师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完成从师学艺,第二种是率兵征讨。出师可见于《左传·文公十六年》:“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

毕业的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

在古代,毕业时被称为“授衣”、“衣冠禄位”、“袍笏登科”等雅称。

    “授衣”是指毕业生在老师的授予下穿上学士袍,象征着成为了学士。这个称呼流传至今,仍被用于一些高校的毕业典礼上。

    “衣冠禄位”则是指毕业后即可得到官职和俸禄,意味着成功地跻身社会上层。这个称呼主要出现在唐代。

清朝进士相当于哪个级别

参加县或者州府一级考试通过的,成为秀才(相当于现代早些年的高中生);

秀才参加行省一级(或者其他行政单位名称,各个朝代不一样)考试通过的,是举人(自主招生考试考取成人大学资格),这场考试叫做“乡试”;

所有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相当于全国统考下的高考,考过合格即为大学生);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即高考状元),才可以称为状元。

所以对应到现在:小学、初中生算是童生;初中毕业一般会有一次全县或市联考,考入高中,所以高中生、至少初中毕业生才可以算秀才;高中时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全部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资格去高考的,就是举人了。一般高中毕业会考在高中三年学业完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所以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不要再管他们叫“秀才”了,应该称他们为“举人老爷”,免得叫低了晦气,考不进大学。

然后学生参加全国等级的考试——高考。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如果你一定要分的话,那么一本的算进士出身、二本的算同进士出身好了。

现在没有真正的所谓“状元”了,因为现在没有“殿试”了。所以一般把各省高考分数最高的称为“XX省或者市的文理科高考状元”。

学士的由来

学士一名始见于周代。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又演变为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唐宋时期,学士的地位较前大有提高。宰相才能称大学士,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选任学士,而六品以下者则任直学士。

铁面无私的宋臣包拯,就曾是参与朝政、执掌大权的龙图阁直学士。

宋朝对翰林学士十分器重,常由他来充任皇帝嫡亲的顾问和秘书,拥有荣任宰相的希望。

到了清代,地位最为显贵的就数大学士,其官阶为正一品,属文职官吏之首。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

唐太宗时设文学馆,学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品位一直很高。清代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硕士,有时只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

到了清末,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种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挂上了钩。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最初是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中载:“帅学士而歌《彻》。”

郑玄注:“学士,国子也。”

孔颖达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

魏晋以后,“学士”才逐渐成为一种官职,指的是朝廷中掌管典礼、编撰等诸事的官吏,也即是靠字而为国家效力的一种文官,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文秘。

北齐时,国家开始设置“文林馆学士”,北周设置“麟趾殿学士”,工作职责都是著述之类。

南朝梁时设“抄撰学士”,隋朝时设“东宫学士”,依然掌管文学撰述。

学士本来是中世纪英格兰的青年贵族,他们需要修读文化课程并参加大学的辩论会和仪式以获得称号
后来学士逐渐演化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学位,这种学士学位是课程学位的一种,需要修读一系列的课程
当今的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中的第一个学位,本科生可以通过所修的学分多少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鉴生,贡生相当于现在什么毕业

这个很难具体的比较。

因为古代科举考试是人才选拔考试,并不是简单的学术能力评定。有一种坊间流传的说法,以清代科举为例。通过乡试的称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学士。通过会试的称贡士,相当于现在的硕士。通过殿试的称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虽然这样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学历和古时的科举极不相称。以前的进士每年全国不过百人;现在的博士往人才市场扔一个砖头就能砸到好几个。以前能考中举人就不得了,光耀门楣,安享皇粮,从《范进中举》一文可见一斑;而现在的本科学士无非是苦逼的、多识几个字的廉价劳动力。期不可同日而语啊。

清代毕业证曝光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