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刚大学毕业,档案和报到证应该交到哪去
  2. 毕业生为什么要拿报到证去人事局报道啊
  3. 应届毕业生,档案已寄到人才市场,还需要去报道吗
  4. 毕业档案发回原籍有报到证吗

我刚大学毕业,档案和报到证应该交到哪去

你刚大学毕业,你的档案和报到证是交到学校派遣你去的地方。学校将档案和报到证给你的时候,你把报到证看清楚,那上面填的你去哪里报到,你就把档案和报到证交到那里。不是报到证上写的单位,你千万不能交。如果你交错了地方,会给你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毕业生为什么要拿报到证去人事局报道啊

毕业后,报到证不一定要去人力资源局报到。《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

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报到证:

1、报到证有2种开法:一种是开到生源地的公共就业中心,这种只要是统招学生,在毕业时都可以申请开具。二是开到具体的工作单位(大部分学校是根据学生提供的三方协议进行出具)。

2、报到证的作用:开到生源地的报到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确认档案是不是按时到达报到证上的单位,这就是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去报道的原因,实质上只要知道档案是不是已经到达就好,不用报到。二是方便改派,很多毕业生毕业时不需要报到证,但是以后单位或者一些原因又需要报到证,这样就直接可以拿原来的报到证到相关单位进行改派。

开到具体工作单位的报到证:在2015年以前开到具体工作单位的报到证是可以从开出之日起计算档案工作。这就包含一年之后的转正定金,年度考核等都可以根据报到证开出来的时间为起点开始计算。但是2015年以后,人社部下发了《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75号)要求取消办理转正定级等手续。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44号)中指出,公共就业中心不再对初次就业的流动人才办理转正定级。机关事业单位在以及国企在招录流动人员时,可参照档案中的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清单对应来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年限。也就是说现在认定档案工龄是根据社保和劳动合同对应。单有报到证是不行。

报到证的话都是分为两联,一联装在档案中,一联自己保管,报到证的话还是要保留好,因为很多地方落户还是需要报到证。

现在都是以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来确定劳动关系,没有你说的报到证什么黑工这种说法。

社保你之后离开上海后是可以转到你的新工作所在地进行合并,没有作废。

档案的存放单位的话还的你自己去查找一下,档案只要你没有出具调档函调走的话,只要是保管在公共就业中心的都会一直在哪个地方。

应届毕业生,档案已寄到人才市场,还需要去报道吗

我学校的操作是,大四毕业前一个月左右填表,让自己决定档案是留在学校所在地人才市场还是原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然后学校将档案寄往对应地址并把报到证发给你,自己需要拿报到证到对应人才市场报到。

如果你能找到可以接收档案的公司/企业/单位,可以让单位给你出一张调档函,带上报到证,去对应人才市场调档,对方确认后会邮寄到你的单位。如果你从这单位离职,档案会默认发到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你也可以事先找到愿意接收你档案的人才市场或其他有资格接收你档案的地方开调档函接收你的档案。

另外,报到证写的是三个月内有效,实际应该是两年有效。但是,我自己过了四年才去人才市场依然有效,看各地管的严不严,建议按时去报到。

1.毕业生回原籍工作,档案转回到毕业生原籍,,如果报到证地址是生源地的用人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去报道;如果档案是寄到人才市场的,则可以不用去。

2.毕业生工作单位不在原籍或暂时无工作单位,毕业后仅将档案托管在原籍人才服务中心或人才市场等档案托管部门。这种情况也是可以不去报到的。

档案回生源地人才市场的毕业生,派遣证随档案回原籍档案管理部门, 报到证由毕业生自己保管,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用本人报到的。毕业生可电话联系原籍档案接收机构确认档案移交情况及是否需要报到。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可以在实现网上或者电话报到。网上、电话报到是为了核实档案是否已经被接收,减少档案在邮寄过程中丢失或无人接收的几率发生。

没有就业,档案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报道证改派期限内,这两种情况下可申请改派:

1.毕业生在改派期内找到工作,且工作单位具备档案接收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将派遣回原籍的报到证改派为你现在的单位或现单位所在地人才市场;

2.考上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毕业生,在规定年限内,必须改派报到证。

毕业档案发回原籍有报到证吗

有!

毕业档案转回原籍,说明录用单位在原籍!没有报到证怎么办理关系转移呢?

大学毕业是个坎,需要重新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那就更加需要努力了!

只要是没有特别不好的智力,一般都是问题不大,毕竟是大学生,不会差到哪里?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肯定要交接好自己的工作单位。

个人毕业档案发回原籍没有报到证的。根据国家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拿到录用单位招聘录用证明的应届大学生,其个人档案发回本人原籍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的,因为个人没有接纳的报到单位,所以也没有要报到的单位,所以毕业生档案发回原籍中,是没有报到证的。

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市、自治区教委(教育厅)签发,分上下两联,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

毕业后档案直接打回原籍也发报到证。

  应届生的档案和户籍安置,可以根据自己的毕业去向和就业方式进行选择,大致可以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选择留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大学毕业生如在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其户口、档案可以免费保留在学校两年。按照这项规定,毕业生只要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订档案、户籍留校协议即可暂时由学校免费保管,如该生落实单位后,学校将发放《报到证》,该生持《报到证》及《户口迁移证》将户籍和档案将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如在二年内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同时学校将不发放《报到证》。在这二年免费保管档案期间。该生档案仍旧属于学籍档案,学校无法给该生出示有关人事关系的证明。

  二、应届生还可以选择将户籍和档案转回生源地人事部门。在这方面很多大学生存在误解,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担心会不会转为农村户口。实际上生源地的人事部门多指地级市的人事局,但各地方政策规定会有所不同,如辽宁省是要求由辽宁省教育厅接收;而黑龙江省则是人事厅统一接收;还有的省市要求应届生档案户籍派回省高校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或是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这就需要毕业生咨询当地的接收单位,然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三、选择就业后把档案和户籍迁往工作单位所在地,直接由就业单位接收其档案,如就业单位不具备人事主管权,就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个人只需每年缴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工龄会在你的档案里逐年增加,户口则直接落户在当地户籍管理部门。

  四、选择与毕业学校所在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协议,此协议期限一至三年不等,期满后可续签或是终止协议。在协议期内,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档案材料保管、查询;出具出国(出境)政审、升学、就业、考研、结婚等相关证明;办理落户手续;为毕业生党员提供组织关系转接,代收党费,进行年度考核,办理转正手续。这种方式对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很有利,正规的就业指导中心部门的参与和协助,在安全性方面的保障更大。但很有可能因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造成信息提供不及时,以至于错过最佳创业及就业的时机。

拿大学毕业证去人社局报到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