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耐的笔画
  2. 刘备曹操等看纸书多还是竹简多
  3. 竹书纪年版本有哪些

耐的笔画

9划

笔顺是: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竖钩、点

忍受。

引申为容忍。

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

笔画:9

笔顺: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竖钩,点

部首:而   笔画:9   五行:火

基本解释

受得住;禁得起 ~烦。~用。~火砖。吃苦~劳。锦纶袜子~穿。

详细解释〈动〉

1.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 同本义 耏,罪不至耏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耏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 耐罪亡命。——《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耏,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又如: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3. 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荀子·仲尼》 耐以上。——《汉书·文帝纪》 此物性不耐寒。——《齐民要术·种椒》 华鬓不耐秋。——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又如:耐痛(能忍受疼痛);耐辱(能忍受屈辱);耐静(忍受寂寞,安于清静)

4. 禁得起 秦兵耐苦战。—— 唐· 杜甫《兵车行》 又如:耐旱(经得起干旱);耐事(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耐酸(能经受清寒困苦);耐实(牢固)

5. 适宜;相称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唐· 杜甫《洗兵马》

6. 挨,拖延 。 如:别急,耐一会儿7. 同“奈”。无奈;奈何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唐· 杜甫《七月三日…呈元二十一曹长》 又如:耐何(奈何。犹对付、应付)

刘备曹操等看纸书多还是竹简多

刘备和曹操他们还在用竹简是很正常的事,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中国的造纸术现在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东汉的蔡伦并不是发明纸张,而只是改进纸张的工艺。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在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纸张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书写和保存朝廷的文件、诏令等依然是缣帛和竹简。

因为当时的纸张还没有防蛀功能,很容易被损坏,同时也因为,当时的上流社会的观念所造成的。

上流社会认为最重要的资料应该铸成钟鼎之类保存起来,次重要的还是要用缣帛和竹简书写保存。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纸张和竹简同时存在,同时运用。

在后来又有人对造纸术进行改进,使纸张能够防虫防咬。

直到东晋权臣桓玄宣布废除竹简,也就是在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几百年后,竹简才正式退出?

竹简多,当时没有纸制书。

竹简,先秦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

竹简书起源于商代,《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到了战国时期,竹简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目前考古所发现的竹简最早只能到这个时代。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竹简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竹书纪年版本有哪些

这套晋朝时整理好的《竹书纪年》,经五代战乱散佚,北宋官修《崇文总目》竟无《纪年》之目。清代学者朱右曾蒐辑西晋以来诸多书籍和注疏文字中引用的《竹书纪年》文字,蒐辑的成果称为《古本竹书纪年》,这个“古本”称谓是相对于“今本”而言,其引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后,则弃而不取。

明代嘉靖以后,出现二卷本的所谓《竹书纪年》,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水经注》、《史记》三家注等古籍所引《纪年》文与今本颇有异同,例如《史记·周本纪》集解引《汲冢纪年》曰:“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今本则云“共二百八十一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姚振宗称:“作伪者乃郭人范钦也”。今本《纪年》有注,一说是梁沈约作,钱大昕认为今本“附注多采《宋书·符瑞志》,《宋书》,约所撰,故注亦托名休文,作伪者用心如此”。

也有学者肯定《今本竹书纪年》的真实性。例如美国学者夏含夷认为《今本竹书纪年》和清代学者辑录的《古本竹书纪年》,在体例文字等方面有诸多差异,是因为两者分别为西晋时代两次竹简整理工作的产物,刘恕《通鉴外记》卷三引此文后云:“《汲冢纪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通东周适合七百年之数。”。

金履祥撰《通鉴前编》多引《纪年》之文。陈梦家、杨宽等重定“战国年表”,多根据《竹书纪年》。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重辑《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目前最完善的古文《竹书纪年》辑佚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竹简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