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端午节来源
  2. 幸运是什么意思
  3. 盘瓠龙舟起源
  4. 易经延伸出的书

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据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此版本为最为人接受的版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人口的迁徙,加速了民族大融合。在长达百余年的融合过程中,节令文化和节日文化强有力地粘合在一起,成了民族和南北地域融合的催化剂。

逐渐的,夏至与被视为恶月恶日的重五节重叠,整合成端午节,所以该名称首先出现在晋代。

在进一步的大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将屈原投江传说与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统一起来的现象;当然还不止一种整合方案,前文提到的介子推、伍子胥等都属于此列。

这也从侧面说明,端午节确实存在“整合”的痕迹。

端午节的来历相传来自于战国时期屈原投河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他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和粽子的习俗。

也有传说认为,端午节是指人们认为端午当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适合祭祀龙信仰的好时期,人们祭祀龙,举行龙舟竞赛。

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幸运是什么意思

幸运的意思是指很难发生的好事竟然突破性发生,但不是天天都有的好事,指人的运气好,人的机遇好,可以指人在工作上遇到好的机遇,遇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贵人,也可以指买彩票偶然中了大奖,都是指从末出现过的好事,侧重于指碰巧遇上的好事。

“幸运”是指很难发生的好事竟然发生,侧重运气好,多用于形容人的机遇好。

语出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我想,那幸运而且也是缺点之处,是在总喜欢引古证今,带些学究气。”

幸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就是幸运。是否感到幸运,主要是在自己愿望和需求。

幸运的意思是指:很难发生的好事竟然发生,侧重运气好,多用于形容人的机遇好。

1、基本解释:

(1)好运气。

(2)意外的好机会。

2、引证解释:

(1)好运气;出乎意料的好机会。

示例: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我想,那幸运而且也是缺点之处,是在总喜欢引古证今,带些学究气。”

(2)幸福,称心如意。

示例:闻捷《海燕》:“啊!和这样的人面对面坐着,听他叙说自己的故事,你能不感到幸运和愉快吗?”

3、幸运的近义词:

(1)好运

好运,突然或意外遇到的好事,还有很好的运气的意思。祝你好运!

示例:祝好运、健康、龙马精神伴你度过一个快乐新年。

(2)红运

好运气。一般人认为当官、发财、生子为行红运。

出自:闻一多《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于是 袁世凯 和他的集团忽然交了红运,可是 袁世凯 的红运实在短得可怜,而他的馀孽,北洋军阀的红运也不太长。”

示例:鲁迅《彷徨·孤独者》:“他也真是一走红运,就与众不同。”

扩展资料:

幸运的反义词:

1、厄运

艰难困苦的遭遇。

出自:郭沫若《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不要紧的,不要紧的,你的厄运就要过了。”

示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厄运,就要敢于与厄运作斗争。

2、倒霉

亦作“倒楣”。亦作“ 倒痗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出自:茅盾《子夜》八:“别项生意碰到开火就该倒楣,做公债却是例外。”

示例:巴金《家》八:“多半又要检查仇货了,不晓得该哪一家铺子倒霉?”

盘瓠龙舟起源


1. 于中国。
2. 于古代中国的楚国,最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创造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
3. 盘瓠龙舟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年端午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
同时,龙舟运动也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龙舟的起源,不止纪念屈原这一种说法。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乌舟、龙舟浮于大沼。”闻一多在《端午考》中考证: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五月五日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

在湖南沅陵有一种说法是为古代神话中的盘瓠招魂,相传五溪各族的始祖盘瓠死后,各族因不知盘瓠魂落何处,就各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遂演变成沅陵龙舟。事实上,沅陵龙舟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三千多年。

易经延伸出的书

唐孔颖达疏本(即《周易正义》)、宋朱熹《周易本义》本。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与传世各家《易》本均有不同,是现存最早的别本。《周易》注本,古今不断,多达千余种,影响较大的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孔颖达《周易正义》、宋程颐《程氏易传》、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等。

闻一多高中毕业证图片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