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外人员分为哪几类

编外人员分为哪几类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岗位按照具体承担的工作职责分为以下五类:

1、执法辅助类: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协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包括:公安、司法、城管、城建、维稳、应急、农林水、安监、交通、文化、人力社保、民政、税务、环保、国土、市场监管等执法辅助岗位。

2、技术技能类:从事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工作并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职业资格,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技术技能支持和保障。包括:安全质量检验检测、计算机网络维护、教练、教师、卫技、速录员、护理保健、高配操作、电工、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厨师、理发师、公车驾驶等技术技能岗位。

技术技能类岗位可根据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细化分为三类,一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师,二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技师,三类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工及以下。

3、特殊工种类:从事苦、脏、累、险等特殊岗位。包括:艾滋病性病防治、B超放射、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处突特勤、强制医疗辅助、特种设备检验维修、老年儿童残疾护理护工等特殊工种岗位。

4、窗口服务类:面向社会提供窗口公共服务。包括:公安(户籍、车辆、出入境和110接警话务等)、税务征缴、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民政服务、住房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卫生、科技、文化、住房公积金、公共资源交易、热线接听、档案查阅等窗口服务岗位。

5、普通辅助类:协助开展业务工作、内部综合管理、事务办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包括:档案材料整理、证书制作发放、收发、打字文印、价格调查、统计调查、教学辅助、生活指导、导医服务、收费、普法宣传、调解咨询、监控值班、大楼公寓宿舍管理、仓库保管、后勤服务等普通辅助岗位。

1、合同制职工: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会将一些职位以合同制形式招聘,这些职工通常被视为编外人员。

2、临时工、兼职工:这些人员通常是暂时性的,他们不属于编制内的正式职工。

3、依托非编制组织或项目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通常是依托非编制组织或项目工作的人员,例如,依托科研项目的研究助理。

编外人员分为三类,分别为事业编外人员、非事业编外人员和离退休人员。
事业编外人员指的是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单位中,以合同制等形式从事工作的人员,但不属于编制内人员的人员。
原因是这些单位编制内有限,无法安排所有人员的编制。
非事业编外人员包括各类社会保障人员、家政服务人员、家教、出租车司机等自主从业或以合同约定的形式从事工作的人员。
离退休人员则是指原先作为事业编制内人员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仍继续在原单位或其他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这三类编外人员都不享受正式编制内人员的待遇,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编外高中毕业证查的出来吗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