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隆平多少岁成名的
  2. 袁隆平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3. 袁隆平求学历程

袁隆平多少岁成名的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

袁隆平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袁隆平毕业院校: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

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求学历程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31年至1936年,袁隆平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湖北汉口等地。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袁隆平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书 。

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袁隆平在湖南省弘毅小学读书。1939年8月至1942年7月,袁隆平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袁隆平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1943年2月至1944年1月,袁隆平在重庆赣江中学读书。

1944年2月至1946年5月,袁隆平在重庆博学中学读书。1946年8月至1948年1月,袁隆平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袁隆平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至1950年10月,袁隆平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 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0年11月至1953年7月,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袁隆平续读3年至毕业。

1951年7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

袁隆平院士是本科生, 曾经读于博学中学(现武汉第四中学)、中央大学附中(毕业时更名为南京大学附中,现南师附中)。1949年8月考入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

袁隆平 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