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茅以升的大儿子是做什么的
  2. 茅以升主要头衔是什么
  3. 茅以升是河海大学第几任校长
  4. 茅以升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5. 茅以升事迹

茅以升的大儿子是做什么的

联合国技术官员。

茅以升大儿子名叫茅于越,他毕业于燕京大学。后赴美留学,1943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赴瑞士联合国机构,任“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委员会工程师,以华侨身份定居日内瓦。

茅以升主要头衔是什么

茅以升主要头衔是中国桥梁之父。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生于1896年,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学毕业后,茅以升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1916年,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茅以升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1917年,茅以升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桥梁专业,获硕士学位;此后,又获卡耐基-梅隆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茅以升是河海大学第几任校长

河海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并入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成为中央大学水利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1924年,茅以升出任首任校长,任期为1924年7月—1925年8月。

茅以升是河海大学第5任校长。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中科院院士,主持设计建造钱塘江大桥,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建造,是河海大学的奠基人,河海大学是211高校,水利水电专业非常强大,学风建设非常好,我一个同学就是河海大学专科毕业,现在也是非常牛。

茅以升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茅以升是江苏镇江人氏,是我国的土木工程学家和桥梁专家,他设计并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_钱塘江大桥,建国后,又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是一个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人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896年生。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专业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1919年12月,茅以升毅然回国。茅以升说:“回顾我的读书生活,这14年的努力,好比造桥,为我一生事业建造了坚实的桥墩。”

1933年3月,他受邀在钱塘江上建大桥。1937年,钱塘江大桥通车,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7年9月25日,大桥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它衔接起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著有《钱塘江桥》等,为我国桥梁工程建筑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茅以升事迹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祖父茅谦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读书人,他为孙子取名“以升”,意思是既希望家业昌盛,更希望国家升平。

茅以升自幼家境贫寒,但也磨砺出自立自强的意志。10岁的茅以升珍藏着祖父赠给他的墨宝——“奋斗”二字,把它看成进步的秘诀。

茅以升从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毕业后,曾挥笔写下“少年立志、青年成才”以自勉。15岁那年,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时逢北京清华学堂招收留美预备生,我应当机立断,远离家乡北上投考……”1912年年初,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预科。千里求学,茅以升被赞叹为“人小志大堪称奇迹”。但他沉默少言,时常告诫自己要勤奋治学。预科班里别人打牌下棋看戏,他却抱着“学而时习之”的态度,毫不放松。

彼时正值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很多同学纷纷离校参加革命。抱有一腔救国热血的茅以升也有这种想法。不久,孙中山视察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并发表演讲,提到“建设国家离不开交通”,学习采矿、筑路、造桥,也是为革命。茅以升自此豁然开朗,更加发奋读书。5年间,茅以升记了200多本笔记,每次大考都是全班第一名。

1916年,他报考了留美官费研究生,并毫无悬念地登上“中华号”远洋客轮,赴大洋彼岸留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20岁的茅以升刚入校时备受质疑,但通过不懈努力仅仅一年后他就取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典礼上,校长把亲笔签名的硕士文凭发给茅以升,并当场宣布:“今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生来读研究生,可以免试入学。”

自康奈尔大学毕业后,茅以升到桥梁公司实习,在此期间,报考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桥梁系夜校。从此他白天实习,晚上学习。时间对于这位22岁的年轻人来说异常珍贵,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乘火车赶往公司途中还不忘温习英语;工友休息时他还在做功课;在图书馆看书太入神,竟被管理员锁在屋子里。他再次以勤奋证明了自己,博士论文《桥梁框架结构之次应力》顺利通过答辩,茅以升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历史上首名工学博士。该文的创见还被称为“茅氏定律”,获得“斐蒂士”金奖。

200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校园里专门竖立了茅以升的雕像,以纪念该校历史上首名工学博士,这是该校建校百余年来第一尊人物纪念雕像。

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处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年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贸易的开拓者,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他是中国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

茅以升主持修建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

茅以升 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