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介绍下嘛~~
  2. 徐志摩为啥要坐飞机去见林徽因
  3. 我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是哪一所
  4. 高阳东赵堡村名人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介绍下嘛~~

财大是一个偏文科的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统计与数学学院,是为数不多的这个理科学院!师资力量比较可观!专业数学方向的老师还是比较多,例如: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同时由于是财经类院校所以有数学和经济相关的一些学科,如数学建模等!统数学院的数学建模和统计建模比赛获得的全国性奖项还是多的!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财大地址在五华区龙泉路,之前就读的时候,呈贡的校区只有专科,本科全部在龙泉路!出行啊这些个人觉得比较方便!统数学院是在龙泉路校区的北院(从师大体育学院买来的校区),其他有计算机、城市学院等!操场有点差,篮球场也是!但是离南院的路程很近,骑自行车的话5分钟不到!2个地方之间是云大住宿区,以前旁边的城中村也拆了!北院有2个食堂,感觉还可以!南苑的话食堂比较多,很多课程还是要回南院上课的!南、北两个地方都有一条步行街,以前觉得还是比较可以的,很多旁边文理学院、农大和其他的学校学生也会来逛步行街,每个步行街都有网吧,基本都是出门就可以上网!财大还有跳蚤市场,还是蛮好玩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以前读书的时候财大男女比例1:3,一下课黑压压一片全是女生,当然漂亮的小姐姐还是不少的!财大经常被一些人说财大气粗,就是会有一些学生经常开豪车,比如,兰博基尼、法拉利这些!

接下来说一下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和本科毕业后的一些选择!本科毕业以后就业的话,说实话有点窄,大部分的人的选择就是银行、教师(要考教师资格证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对于这个专业来说比较头疼,基本上除了老师就很少,在公务员中偶尔有海关等一些部门招收该专业的,还有就是监狱的教导员!但是公考和事业单位竞争优势基本没有!就读该专业有不少同学选择考研,方向主要是经济类院校,考研数学会让很多人头疼,如果本科数学学的还可以,对于考研帮助比较大,周围同学几年未考上的例子很少!

总而言之,如果以后有考研的打算的话比较推荐,如果想轻松的就业的话不推荐!

最后由衷的说一句:大学千万不能去“养老”,要找准目标,好好利用时间,该玩就玩,该找女朋友找女朋友、该努力就拼命,去勇敢的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别让青春有悔!不要活在别人的故事里,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徐志摩为啥要坐飞机去见林徽因

        1931年11月19号,当时徐志摩为了参加林徽因的建筑学讲座,坐飞机飞往北京。当时他乘坐的飞机只有七个座,徐志摩是飞机上唯一一名乘客,最后飞机在(济南)大雾中坠毁,徐志摩遇难,年仅34岁。今天是徐志摩逝世91周年。

坐飞机去北平,主要是为了赶上林徽因的一场演讲。

一、徐志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追求浪漫的人,自从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张又一结婚以来,他一直对她漠不关心。没有爱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时,他奇迹般地遇到了林长民、林徽因和女儿。林长民曾在北洋政府任职。

但由于政局变幻莫测,他和梁启超下田,带着爱女林徽因到英国讲学。此时,林徽因只有17岁,看起来很漂亮。徐志摩的到来,一下子让小女孩如痴如醉。起初,徐志摩来看望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但来来去去后,他与林徽因熟悉了起来。

二、看到林徽因扎着两条油炸面团麻花辫,神情甜美,徐志摩的来访渐渐变得醉醺醺的,他的用意也不是酒,而是林徽因。坐飞机去北平,主要是为了赶上林徽因的一场演讲。徐志摩给林徽因发了电报,告诉他下午3点到达北平南苑机场。并让梁思成开车来接他。飞机起飞时天气很好。两名飞行员都毕业于南苑航空学校。

飞机降落在徐州机场。徐志摩头疼,不想再坐飞机了。后来,他觉得如果再坚持一次,就可以如约去听林徽因的讲座,于是他又进了舱。飞机起飞后,天气一开始仍然很好。没想到,飞行期间出现了大雾。飞行员为了寻找路线,降低飞行高度。机身轰鸣着起火,最终坠落到山脚下。

三、面对浪漫主义诗人频频表白,林徽因十分理性;尤其是在得知徐志摩成家后,依然淡泊人间的林徽因选择立即斩断恐慌,避开徐志摩。徐志摩回到家,强迫自己妻子和他离婚。他告诉自己的妻子,我们是包办婚姻,我的真爱是林徽因。

徐志摩作为民国著名诗人,交游广泛。他和林徽因有家族直接的交情。

另外徐志摩在政界也有朋友,经常搭乘政府飞机出行。后来在杭州回北京又搭乘飞机,不幸遇难。和林徽因关系不大。

我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是哪一所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成都平原,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级航校。“远举高飞,博学笃行”的校训,是天南地北的中飞院人所身体力行的信仰。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宣告成立,人们习惯称之为“东北老航校”。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被誉为“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是1946年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空军院校是从训练飞机驾驶员的军事航空学校发展起来的。中国是建立军事航空学校较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国初期,北洋政府1913年在北京南苑建立第一所航空学校。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空军先后建立空军军官学校,空军机械、通信、测候、防空、参谋等学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空军院校

外文名

Chinese Air Force Academy

建立时间

1913年

国家

中国

性质

训练飞机驾驶员的军事航空学校

所属国家

中国

院校简介

空军各级各类学院和学校的统称。一般包括空军的军官基础教育学校、指挥院校、专业技术院校、通信防空院校等。主要任务是培养空军新军官和对在职空军军官进行深造教育。它们是空军教育训练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6年成立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2月~1950年1月,建立7所培训空、地勤人员的航空学校。50年代初期,将航空学校的任务改为专门培训空勤人员,另建一批机务学校,培训地勤人员。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陆续建立了指挥、政治、后勤、气象、通信、领航、地空导弹、卫生等学校和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1957年,防空军与空军合并,原防空军所属高炮、雷达、高级防空等学校划归空军建制。70年代后期以来,通过调整、改革,空军院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空军建设的需要。培训航空兵指挥军官的院校包括:飞行基础学校,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开设大学基础课,进行军政基础训练;飞行学院和领航学院,进行飞行、领航专业训练,毕业后任命为军官;空军指挥学院,负责航空兵指挥员的深造教育。培训航空工程技术人员的院校包括:航空技术专科学校,招收优秀士兵和地方高中毕业生,培训基层工程技术军官;空军工程学院,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培训维修工程师和对准备晋升高一级工程技术军官的基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造教育。导弹、气象、雷达、高炮、电讯工程勤务、医学专科院校,培训指挥、技术和勤务军官。空军政治学院培训连、营、团职政治军官。空军院校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为空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苑航空学校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1913年9月,北京政府在北京南苑创办。首任校长秦国镛,教育长王鹗,主任教官厉汝燕。1920年脱离参谋本部改隶于国务院新成立的航空事务处,改名为航空教练所。

  1923年改称国立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学员来源以招聘陆军学堂毕业生为主。建校初期,训练使用的飞机为法国制造的12架“高德隆”式双翼教练机,以后改用英国制造的“504K”式和“小维梅”式教练机。1928年春停办。

  共训练4期学员,培训飞行人员约160人,这批人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和各省所办空军的骨干

高阳东赵堡村名人

蒋纪珂(1899~1972)字步丹。高阳东赵堡村(原属蠡县)人。

少年读私塾,后在蠡县读高小,1914年在保定西关读中学。1918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1922年7月毕业。在北京南苑冯玉祥部任工兵连长、支队长、学兵团教官等。1924年随冯军参加北京政变及南口大战、五原誓师、西安解围、中原大战等,在第一师历任排、连、营、团、旅长等职。中原大战后,编入商震部第三十二军一三九师任上校团长。长城抗战中率部抗击日军。1940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

抗日战争胜利后,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结业后在南京中训团将官班任部员。1948年任华北“剿总”高参。

1949年随傅作义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北京逝世。

南苑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