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育英学校是干部子女的学校吗
  2. 河北在抗战中的贡献

北京育英学校是干部子女的学校吗

北京育英学校在建国初期至1956年是干部子女的学校。1956年后,学校逐渐面向群众招生。197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育英学校”。因此,北京育英学校已经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学校了。

北京育英学校,他不属于干部子弟学校,他是按照学习成绩来决定是否可以到这个学校上学的,一般以他的学习成绩优良,德智体全面发展,才可以到这个学校上学,没有听说是干部子弟学校

是的。

北京育英中学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校,诞生于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由杨尚昆同志任董事长。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机关迁入北京。1958年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即北京育英中学。 北京育英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公办学校,现任校长是海淀区校长成就奖得主、知名教育管理专家张彦彬。现有初中30个教学班、高中24个教学班(每届2个实验班),共有学生2023余名、教职工近200名。

河北在抗战中的贡献

河北是平原地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和日本鬼子打阵地战,因此抗日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打击日本鬼子,在白洋淀又成立了雁翎队,利用水上芦苇荡神出鬼没的和鬼子战斗,有力的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河北人民踊跃参军参战,为发展壮大抗日武装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抗战初期,河北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各地出现大批青年一起参军的热烈场面,成建制的队伍屡屡出现,如阜平营、曲阳营,特别是平山团,在短短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里,1500名优秀平山子弟报名参军。

河北军民创造的多种独特作战形式,为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河北军民利用自己无穷的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很多独特的作战方式,并使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反对日军“扫荡”、“蚕食”的重要作战形式。

河北人民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在建党、建军、建政、群众工作和经济、文教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河北人民以多种形式支援、参加抗战。他们热情接待和照顾伤病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伤病员,“母认子、妇认夫、子认父”的事情在根据地经常发生。开明地主献铜、献铁、献粮,儿童站岗放哨送信,妇女做军鞋、共同支援抗战。

平山县职工子弟学校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