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介绍一个民族
  2. 保靖海拔多少米
  3. 中国的不同地区的土家族都是一个民族吗
  4. 保靖县属哪个市
  5. 土家族服装名称

怎样介绍一个民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已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保靖海拔多少米

1,320.5米,

保靖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总人口30.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1.7%;

平均海拔 472 米。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2′至109°50′,北纬28°24′至28°55′,东西长62.公里(程长85公里),南北宽57.4公里(程长70公里),东临永顺、古丈,南接吉首、花垣,西联重庆秀山,北界龙山,最高海拔白云山白云寺遗址1320.5米,最低海拔迁陵水滩点200.5米。

中国的不同地区的土家族都是一个民族吗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保靖县属哪个市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保靖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录属永顺专署。永顺专署撤销,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后改称湘西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均属其管辖。

保靖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1949年前,经济发展缓慢,1949年以后,各业兴旺,面貌不断改变。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现仍然比较落后,从1984年起是国家扶贫县之一。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保靖县(苗文Xanb Jib Yal),隶属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截至2019年土地总面积1753.5平方公里,辖10镇2乡,共12个乡镇建制。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80.05亿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保靖县常住人口为238792人。

保靖县境内重山叠峰,岭谷相间,地貌类型齐全,山、丘、岗、坪交错分布,属以中山、中低山为主的山地地貌,显现出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轮廓。

2021年保靖县专利授权量7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个,截至2021年,共有各类学校113所,医疗卫生机构279个。

保靖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唐贞观九年(635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改为羁縻保靖州,隶属于荆湖北路,1952年10月,永顺专署撤销,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3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称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苗族自治州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均属其管辖。

保靖县旅游资源有吕洞山、酉溪森林公园、保靖土司祖师殿等。

保靖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北部,与吉首市、花垣县、永顺县、古丈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辖迁陵、复兴、普戎、毛沟、野竹坪、清水坪、比耳、水田河、碗米坡、葫芦10个镇和大妥、阳朝、涂乍、水银、清水、夯沙6个乡,县域面积1760.65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保靖县常住人口为238792人。

保靖是国家级贫困县,境内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各有特色。2020年,保靖县全县生产总值为73.31亿元,同比增长3.5%。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3]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保靖县退出贫困县。[4]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保靖县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保靖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心地带,距离省会城市长沙市约200公里,距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省会城市吉首市约50公里。

保靖县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也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中心县。保靖县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重要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土家族服装名称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秦汉之后,土家族先民服饰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

到了南宋,在唐代即已蓬勃兴起的织锦业此时已进入全盛时期,同时,用五彩华美的织锦制作服饰亦自然成为了土家人的最爱,南宋《溪蛮丛笑》对此有描述:“绩五色线为方,文采斑斓可见。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大明一统志》、同治年间《龙山县志》亦多有记载。土家人崇尚繁丽多姿的服饰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改土归流”之前,改土归流前,土家服饰沿袭旧习:“男女垂发,短衣跣足”“男女服饰均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刺花边。”(清乾隆《永顺府志》)。到了乾隆二十年间,土家民族形象第一次以草图形式在《皇清职贡图》里清晰呈现:此时永顺、保靖等地区的部分土家男人已开始着裤,上衣为圆领短袍,衣长至大腿,包头巾,系腰带,裹绑腿;女人则“高髻螺鬟”,内穿立领短袍,外套对襟背心,下着过膝百褶裙,以布缠腿。

男子服饰

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

”,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女子服饰

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二、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四、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

土家族服饰,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服装,由于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由于表演的需要,现代的土家族服饰大多各自研制不同款式,种类非常繁多。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 ,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