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安事变中少帅是谁
  2. 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
  3. 姜登选人物介绍
  4. 张学良什么时候出生的
  5. 第一次奉直大战过程

西安事变中少帅是谁

张学良,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死,执掌东北,同年年底当即“东北易帜”,依附上蒋介石的国党,又没过几年与杨虎城一同“西安事变”抓蒋介石抗日,最后有被蒋介石软禁。

西安事变少帅是张学良。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汉族,辽宁省海城县人,中国国民党党员,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因主张抗日,反对内战,同杨虎城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

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西安事变中少帅是张学良。张学良是东北军大帅张作霖的儿子,人称少帅。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促使了国共两党全面抗战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一直到晚年才自由,后移居美国直至逝世。

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

郭松龄,汉族人,据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代,历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很难有一个对他准确的评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关于郭松龄的照片,以为个子较高,皮肤白净,长得很像外国人,更是被奉军中看他不顺眼的人称作“郭鬼子”。

郭松龄曾参加过多次战争,但有好有坏,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派系。直到1919年,张作霖在自己新建的讲武堂里碰到了郭松龄,此时的他还在当教官,而张作霖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张学良,也将其送入到了讲武堂,以此开始了郭松龄和张学良的故事,也为后来的郭松龄反叛埋下了伏笔。

因为同在屋檐下,张学良深深的被郭松龄的学识和师德所感动,在讲武堂期间,俩人基本整天黏在一起,当中也不排除郭松龄想主动抱张学良这条大腿的可能性。我认为郭松龄叛变一共有3个原因,第一,心怀怨气,对张作霖不满。随着在直奉第一次战争中,郭松龄部初露头角,只有他把直军抵挡在了关外,为其他部队赢了了宝贵的撤退时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但在战后,张作霖未对其进行任何嘉奖,这让其心中很不爽。

第二,奉军的内部之争。当时的奉军虽然表面上是一体的,但其实已经分成了三派,老派:以张作相,张景惠等人老一批的奉军,对张作霖忠诚不二,但部队腐朽,装备落后,基本只能留守在东三省,维持地方秩序。士官派:以杨宇霆为首的从日本军官学校毕业的新式将领,这些人深受张作霖的器重,算的上奉军的头脑。陆大派,这个派系以郭松龄为首,深受张学良的器重。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杨宇霆掌握着日常的军费开支以及军械的分配,对郭松龄所部经常克扣军饷,并在奉军的指挥上,处处作对,不断受到排挤。

第三,看清张作霖的真正面貌。1925年,郭松龄代表奉军前往日本观操,无意之间知晓张作霖与日本已经达成协议,由日军提供军火,奉军进攻冯玉祥。这让郭松龄忍无可忍,对于张作霖做的这种卖国求荣的事情深恶痛绝,于是回国后,私下联系冯玉祥准备联合起来反叛。

姜登选人物介绍

姜登选

张作霖的五虎将之一

姜登选(1880-1925年11月26日),字超六,直隶省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奉系将领。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参加“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在四川副都统朱庆澜手下任职,先后随朱入黑龙江、广东。后来归于奉系。1922年被张作霖任为东三省陆军整顿处副监。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

1925年为善后会议会员,并任苏皖鲁剿匪总司令。不久任安徽军务督办,旋为孙传芳驱逐。至德州被张作霖任为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后被奉系新派将领郭松龄枪杀

张学良什么时候出生的

张学良字汉卿,乳名双喜、小六子,出生于1901年6月,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另外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最重张学良在101岁时病死在了美国。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出生,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第一次奉直大战过程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梁士诒与直系的关系不好,奉系借梁士诒而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用日款来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吴佩孚一再通电,揭露梁媚日卖国的丑行,梁士诒组阁近一个月,即于1922年1月25日托病请假离任出京。

张作霖决意武力对付直系,4月10日起,奉军就络绎不绝进攻,改名为“镇威军”。4月29日,张作霖到达军粮城,即日向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直奉两军在长辛店、固安、马厂一带混战,吴佩孚亲到前线督战,令主力在炮兵掩护下迂回到奉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奉军是腹背受敌。

第16师于5月4日临阵倒戈,奉军暂编1师退出了丰台,造成了奉军西线崩溃。吴佩孚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指挥直军且战且退,待奉军进入伏击圈后,秘密率部绕至奉军的侧面,发起猛攻,西线的奉军也全线的溃退。

当时第二梯队的战斗力比较强,是奉军的主力,司令就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两年前张学良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当时吴佩孚在获胜以后,调了嫡系的第3师、第26师到东线,并亲自指挥攻击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虽然率部英勇打退进攻,但是因为奉军整体败局已定,只好指挥部队有秩序地向后撤退。

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

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就是今山海关为两军分界线,奉军撤出关外,直军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战争宣告结束。

张作霖发毕业证的时间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