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什么意思啊
  2. 清华历届校长名单
  3. 1911年 清华大学的校长是谁
  4. 清华大学日晷多高
  5. 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那个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什么意思啊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此语乃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总结大陆之行时在清华大学所用的总结之语 清华校园有一个名为日晷的古代计时器,它原为圆明园遗物,是1920届清华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日晷上有四个字:“行胜于言”。清华大学负责人说,“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校风的体现。

清华历届校长名单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

1.周自齐(1871-1923),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

2..唐国安(1858-1913),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1912年10月以前称监督)。

3.周诒春(1883-1958),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1912年10月以前称监督)。

4.张煜全1918年4月至1920年1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5.金邦正(1886—1946)

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6. 曹云祥(1881-1937)1922年4月至1928年1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7.温应星(1877-?)1928年4月至1928年6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8.罗家伦(1897-1969)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9.吴南轩(1893-1980)1931年4月至1931年6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0.梅贻琦(1889-1962)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1.蒋南翔(1913-1988)1952年11月至1966年6月任清华大学校长。

12.刘达(1911-1994)1977年4月至1983年5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13.高景德(1922-1996)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4.张孝文(1935-)1988年10月至1994年1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5.王大中(1935—)1994年1月至2003年4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6.顾秉林(1945—)2003年4月至2012年1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7.陈吉宁(1964-)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8.邱勇(1964-)2015年3月至今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911年 清华大学的校长是谁

周自齐

清华学校校长(1912年10月以前称监督)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此时名叫清华学堂,周自齐(男)任监督,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男)任校长。

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hua 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面积450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学制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高等科学生毕业后一般插入美国大学二、三年级。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是唐国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正式成立清华学校。学校包括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共计八年学制,唐国安被委任为校长。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用美国庚子赔款退回的钱建立的,所以唐国安很适合校长的职务。

53岁的唐国安是广东珠海人,是第二批中国留美幼童的一员。唐国安在美国住在康尼狄格州,就读于哈德福德市的一所中学,后来靠卓越的才华考上了耶鲁大学法律系。

没想到,1881年满清政府取消留学项目,将幼童全部赶回国内。无奈之下,唐国安以教育和翻译为生,先是在在上海梵王渡约翰书院教书,后来又作为军机大臣的英文翻译,跟随高官四处访问。

所以唐国安不但是教育界的名人,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完全符合校长的要求。

同时,清华大学校长需要频繁和美国金主打交道,唐国安接受的是美国教育,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唐国安其实没有干多久。

他在1912年担任校长,结果1913年8月就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了,由教务长周诒春继任。周诒春也是刘梅的学生,在1904年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就读,1909年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

周诒春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1912年担任过孙中山的外交秘书和英文秘书,也懂得一些政治。

不过,无论是唐国安还是周诒春,他们所在的清华还不算是大学。

清华大学真正的第一任校长,是曹云祥。

曹云祥也是美国耶鲁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的毕业生,在1922年成为清华学校的校长。

他的任期内,将清华学校改组成为大学部、留美预备部、研究院三部分,从而真正成为综合性大学。

周自齐(1871-1923),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12年10月以后称校长)。

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诞生于1911年,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 当初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有多位校长为其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周自齐,1896年赴美留学。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主持考试选派直接留美生三批共180人,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择定拥有30余公顷的清华园作为校址,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

1.周自齐(1871-1923)

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

2.唐国安(1858-1913)

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1912年10月以前称监督)。

3.周诒春(1883-1958)

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1912年10月以前称监督)。

3.周诒春(1883-1958)

1918年4月至1920年1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5.金邦正(1886—1946)

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6.曹云祥(1881-1937)

1922年4月至1928年1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7.温应星(1877-?)

1928年4月至1928年6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

8.罗家伦(1897-1969)

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9.吴南轩(1893-1980)

1931年4月至1931年6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0.梅贻琦(1889-1962)

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1.蒋南翔(1913-1988)

1952年11月至1966年6月任清华大学校长。

12.刘达(1911-1994)

1977年4月至1983年5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13.高景德(1922-1996)

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4.张孝文(1935-)

1988年10月至1994年1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5.王大中(1935—)

1994年1月至2003年4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6.顾秉林(1945—)

2003年4月至2012年1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7.陈吉宁(1964-)

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8.邱勇(1964-)

2015年3月至今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1911年,清华大学创立。最初叫清华学堂。从1911年4月建校,到1912年10月,当时并没有设校长,只设有监督。

直到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才有了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唐国安任校长不足一年,1913年8月,唐国安校长积劳成疾,死在任上。同年10月,副校长周诒春接任清华校长。

清华大学日晷多高

清华大学日晷上写着“行胜于言”。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高度一米五六吧!

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那个

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是唐国安;

唐国安半身照唐国安,字国禄,号介臣。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鸡山村人。1858年10月27日出生,清末民初外交家、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肄业于耶鲁大学法律系。曾任上海约翰书院(即后来的上海 圣约翰大学)教席,上海《南方报》编辑、主笔。后入清政府外务部为司员、候补主事、主事。两次出任国际禁烟会议中国代表团代表。参与“庚款留美”事业的筹划,历任外交部、学部属“游美学务处”会办,清华学堂副监督、监督,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清末民初留美教育事业主要兴办人之一。

第1任:唐国安,1912年10月至1913年8月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

第2任:周诒春,1913年10月-1918年1月周诒春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第3任:张煜全,1918年7月至1920年1月,任清华学校校长。

第4任:金邦正,1920年出任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

第5任:曹云祥,1922年任清华学校校长,1928年去职。

1920年清华大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