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贺知章都当过什么官职
  2. 贺知章几岁考上进士

贺知章都当过什么官职

贺知章的仕途一路平稳发展,升职到朝议郎、户部员外郎、起居郎,五十八岁时被任命为陕王(即肃宗)的侍读,又升为秘书少监、直学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八十岁升职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直至八十六岁请辞还乡。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四明狂客。浙江萧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年少以诗歌闻名,在三十考中状元,也是古代浙江地区第一个状元。入朝后得到陆象先、张说等人的器重,仕途通达,最大的官做到了秘书少监,世人多称“贺秘监”,去世后被追授为礼部尚书。

贺知章(AD655年 ~ AD712年)是唐朝初期文学家、书法家、政治人物,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

以下是贺知章历任的主要官职:

1. 太子庶子: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四岁的贺知章被封为太子庶子。

2. 监察御史:开元二年(714年),担任监察御史。

3. 明州(浙江省宁波市)刺史:开元三年(715年),担任明州刺史。

4. 河东(山西省北部)节度使:开元五年(717年),担任河东节度使。

5. 贞元、元和年间:在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和元和年间(806年—820年)被追授为秘书监、度支尚书、左仆射等衔。

总之,贺知章在唐朝历任过监察御史、刺史、节度使等多个重要官职,是一位备受重视的政治人物。

贺知章当时最高的官职: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贺知章(659 —744年),字季真,是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礼部侍郎(从四品),兼集贤院学士。后徙工部侍郎。官终太子宾客(正三品),授秘书监(从三品)。

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几岁考上进士

贺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当时是36岁。

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年),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开元十三年(725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天宝三年(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家宅为道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皇帝诏令准许,赐鉴湖一曲。唐玄宗以御制诗赠之,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

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以侍读之归,追赠礼部尚书。

山阴中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