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园有哪些假现象

校园有哪些假现象

第一个假现象,考试拼的是努力,高中以前可能有点用,努力了和不努力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到了大学,努力的作用就下降很多,更多的是天赋还有关系。

先说天赋,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人人平等拥有的。我在大学的时候,试过一个学期不逃课,每天不吃晚饭自习到9点半,努力了一个学期,拼不过人家复习了一周的!当然,也有人会说,你的努力程度还不够,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我是最努力的那个,结果并不如意。

再说关系,大学里面,就是半个社会了,除了学习,还要处事!你能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本身就是一个技能。因为在大学那个环境里,大家都有点自负,相互之间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你能让更多人认识和接受,就是在处事。而处好事,带来的好处,比单纯学习更多。像奖学金、特殊名额、特殊补助等,没有和老师的关系是拿不到的。

所以,在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先做人,再学习。如果选择躺平,那你上大学也就没什么收获了。

1.检查卫生时全校忙得鸡飞狗跳,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也是煞费苦心,检查结束后工作也会懈怠。

2.对于学生睡眠管理也是不择手段,拼拼凑凑加足睡眠时间,其实更本不够,领导也是费尽心思,中午让学生在教室睡觉,也是不管学生身体生长,拔苗助长。

3.教育部门文件规定周末不能补课,地方随时补课,给人感觉天天努力加油!疲劳战术,最后成绩一塌糊涂,干了就干成了的思想严重。学生被圈养严重,休息不够,玩不踏实,学不进去,责任在谁。

第一种:上课摸鱼,下课对老师献殷勤

学霸上课从来都是记笔记的,而学渣和一些懒惰的大学生,上课的时候基本上是一本书和一个手机,老师讲到重点,就用手机拍下来,其余时间在课堂上摸鱼。

第二种:图书馆自习,注意力集中不到5分钟

很多大学生可能都在网上看到过凌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灯火通明,学生在不停的学习充电,然而有一些大学生,他们没课的时候自习室一座,书籍资料摆好,励志要发奋图强。

然而注意力集中不到5分钟,手机就不自觉拿出来,拍照、修图,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是爱学习的好大学生,然后抬头一看到饭店了,桌子一收食堂干饭,大学生:莫不是在我身上安了监控?

第三种:期末考试熬夜复习,背题背到秃头

平时上课刷手机,一到期末发了懵,手机里的重点因为内存不够被删除,眼看着复习无门,赶紧求老师画重点,连夜和学霸借笔记,熬夜复习,火力全开,背题背到秃头,大学生:过于真实。

校园确实有一些假现象,比如贫困生补助。众所周知贫困生补助本来是用于帮助家庭条件真的贫困的学生。结果家庭不贫困的学生也可以领。而且还不止个别人和个别学校。

再比如,校内学生团体机构。这些机构本来主要是致力于服务学生及校内事物的,有着正面影响的团体。结果,团体本身却存在为了某个职位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不过这是个别的,也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

就目前一些学校而言,假现象还真的不少。

除大部分学生身上的假努力和部分老师身上的假努力,最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就是“造假”——为了应付各种检查,档案造假,为了怕“露馅”,班主任安排学生说“假话”,并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

用假高中毕业证上高校扩招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