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啥私学是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s

为啥私学是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s

“私学”,与官学相对而言,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以内,由个人或者集团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它产生于春秋时期,以孔子所创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私学”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谓是中国教育史、文化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会兴起呢?这就需要我们将其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私学”发生的导火线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就是“礼崩乐坏”。众所周知,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他将众多土地赏赐给有血缘关系或者立功的诸侯以此来稳固政权,而自己实际掌握的土地其实就很少了。诸侯们通过诸如战争、开辟荒地等手段,不断地扩大自己占领的疆土。当他们占领的领土越来越大时,他们的实力其实就与权利不统一。因此,各诸侯逐渐有了自己当霸主的野心并走向了争霸的道路。其中,率先有行动的便是郑庄公。郑庄公偷偷派人割了周王室的麦子并且不再定期朝拜周天子。郑公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周礼》对诸侯的规定,因此,周恒王率陈、卫等国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本次战役史称“繻葛之战”。没想到的是,本次战役的结果是周王室败北,从此以后,周天子威信扫地,王室逐渐衰微。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日趋衰落,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当周王室连自己的统治都维持不了时,中央自然无暇顾及教育,官学逐渐衰微。与此同时,另一种风气又逐渐兴起,那便是“养士之风”。随着周王朝没落,原来西周的官吏到各诸侯国去谋出路,各诸侯国需要士为他们服务,争相养士,士的培养也就成为迫切的要求。自此,私学应运而生。

与官学统一思想不同,私学兴起更加地自由、包容。其根本特点就是每个流派都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都持有自己的主张。各个学派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向各诸侯宣传各自的主张,求各诸侯采纳,以扩大政治上的势力。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儒、墨、道、法四家,到了战国时期,养士的风气有增无已,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此,私学出现了繁荣的局势。

私学在教育发展史上被认为是里程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以及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促进了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私学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这种多元性和自由度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

创新了教育体制:私学不仅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还通过自由办学、自由讲学、自由就学、自由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是其成为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的原因之一。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做参考,可以查询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公安县郑公中学毕业证查询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