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节一中2023在威宁招生多少名
  2. 毕节这个名字的历史由来

毕节一中2023在威宁招生多少名

威宁招生100名。

毕节一中面向全毕节市(包括毕节市各县区)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2000人,其中民族生300人,特长生60人。

毕节第一中学报名事项

1.集中报到时间及地点:7月6日~7月12日,毕节一中新校区(金海湖新区)。

2.报到时须持准考证和成绩通知单原件、学生户籍等到学校报到(达到《毕节一中2017年秋季学期学费减免通知》中减免条款的,持相应的精准卡、农低保证、残疾证、农村特困救助证)。

3.8月19日(周六)早上10:00新生到新校区足球场现场分班,欢迎学生及家长届时参与。按中考分数用电脑现场分为四类班:龙腾班、理科实验班、重点班、提高班。分班后按照学校安排入住学生宿舍。

4.高一新生家长大会定于8月19日下午14:30-15:30(第一场)、15:40-16:40(第二场)在新校区报告厅召开。

5.8月21日下午2:30开始进行高一新生军训等入学教育。

其实招生计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其中所介绍的各方面信息也是可以直接用来对学校进行判断的,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是可以考虑的。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取心仪的高中学校。

毕节这个名字的历史由来

毕节名字的来有两种说法;两种说法在史书上记载都有,毕节县历史研究的学者黄文远先生在一次讲课的时候讲过。但是不确定真正的哪个是真那个是假。毕节这个地方真正有行政划分是从汉代开始,但是有毕节这个名字是从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的。毕节名字由来的第一种说法是毕节城建设完工那恰好是除夕佳节,于是当时的管辖者就为其命名为毕节,取毕于节——完工于除夕佳节之意。

第二种说法: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

尧舜时代为有鼻国(诸侯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称国。这是毕节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命名为鼻(后有人写为鳖、毕、比等),元初,于平迟(今七星关区)设平迟长官所,同时置毕节驿

毕节市高中毕业证图片样本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