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4年春晚香港女歌手
  2. 滁州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3. 为什么大家都叫“滁州”为“滁县”
  4. 滁州面积多少平方公里
  5. 滁县属于哪个市

84年春晚香港女歌手

参加了84年春晚的香港女歌手是溪秀兰女士。在1984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三首歌曲。

同年4月应安徽省侨联的邀请回安徽老家探亲,同年7月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为残联募捐义演3场。在以后又做了很多公益活动,是一为值得尊敬的歌手。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女歌手奚秀兰受到春晚节目组的邀请,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上共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和《阿里山的姑娘》共三首歌曲,用她那优雅的形态,美丽悦耳的歌喉,为全国人民在欢乐的节日里,献上了她最好的祝福。

奚秀兰  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三首歌曲。1967年参加《星岛日报》举办的香港业余歌手唱歌比赛,以《绿岛小夜曲》一曲获得国语组冠军。七十年代,奚秀兰八次获得香港十大歌星金骆驼奖,是获奖次数最多的歌星,她与徐小凤、刘凤屏并称香港三大本土歌后,撑起来香港歌坛半边天。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女歌手演唱了几首歌曲,令人耳目一新,美丽的容颜、甜甜的歌声、亲切的笑容、时髦的服装,犹如仙子一样吸引住了观众。

她就是奚秀兰。那时候虽然邓丽君的歌曲已经风靡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但是她毕竟没有到过内地。所以奚秀兰的到来,特别是经过春晚后,立即就红遍全国,风头毫不逊色于邓丽君。奚秀兰,1950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小学4年级时,到香港与父母团聚,后考入音乐训练班,1967年毕业后参加了香港业余歌手唱歌比赛,获得国语组冠军。接着在电视台任歌星艺员十多年。1979年结婚。

结婚后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获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奖”;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湾被评为第一名。她总共获得过五次“白金唱片奖”和三次“黄金唱片奖”。

1984年应央视邀请参加春晚,成功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国》四首歌曲,尤其是《阿里山的姑娘》她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与歌词相对应的形象的肢体语言,甜美的歌声,美丽的容颜,让观众观看得如痴如醉。

1985年应央视邀请,再次参加春晚,演唱《故乡情》,1985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这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声带。

滁州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其占地2万余亩,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257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岭分江淮,独特优雅的森林公园”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西北15公里处,1992年被批建为国家森林公园。其属北亚热带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白石泉、神山湖、览胜塔、御溪桥、仙人洞、团山洞、龙洞、青牛洞等,还有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已存在1200多年的神山寺,融秀水、奇石、溶洞、古寺为一体。

狼巷迷谷风景区:“谷内蜿蜒似迷宫,人游此间皆忘返”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南部,距离县城35公里,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其是以佛教文化为背景、绿色生态为重点、石灰岩溶地貌为特色,由禅窟寺、禅窟洞、狼巷迷谷、苗寨、塔林、玉蟹泉、贮岚亭、蟠桃园、天石、瘦人谷、晕头转巷等40余处景点组成。

凤阳韭山洞:“云岚生怪壁,碧洞泄灵源”

凤阳韭山洞,位于安徽省凤阳城南30公里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因山暖多产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经注》中已有记载。

小岗村乡村旅游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重现大包干精神”

小岗村乡村旅游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28公里处,是4A级旅游景区。该旅游区配套了游客服务中心、购物商店、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葡萄采摘、踩水车、推磨等参与性旅游项目。

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池碧水润青杉,百鸟环绕森林间”

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滁州市来安县雷官镇杨渡村,上世纪七十年代,雷官人民在这里栽植了千亩池杉林,并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从而吸引数以万计的禽鸟种群到此栖息,鱼在水中游,鸟在林中飞,因此又有“百鸟天堂”之美誉。

滁州游玩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琅琊山风景区,包含有流芳百世的醉翁亭、琅琊寺在内的诸多景点;同时还有南京太仆寺、丰乐亭、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如果包括县城在内还有凤阳的明皇陵和明中都遗址、全椒的吴敬梓纪念馆等游玩景点。

为什么大家都叫“滁州”为“滁县”

1931滁州被拆分为滁县、来安县、全椒县三县。1949年设立滁县专区,辖9县。1982年滁县改称“滁州市”。1992年滁州市与滁县地区合并,辖2区6县。简单点,滁县就是以前的琅琊区,现在还包括在市区的南谯区一部分。所以离市区近的人喜欢叫滁县。

滁州面积多少平方公里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自东南向东至东北依次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为邻,自北向西至西南分别与本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马鞍山市相依,总面积13398平方千米。

滁州市总面积13433平方千米, 下辖 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 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天长市,六七年代叫滁县,1982年的时候在滁县的基础上成立了滁州市俗称小市, 1992年,滁州市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现在的除州市, 现在常住人口大约是3987054人

滁县属于哪个市

滁州市。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北翼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另设有2个园区,总面积13433平方千米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滁州市常住人口3987054人 。2021年,滁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

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湿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民国六年,滁州改为滁县。

1982年,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199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滁州市,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

全区现辖8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计59个行政村,32个社区[25个城市社区(其中含大王十八里店社区)+7个农村社区]。

滁州市。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北翼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涂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余,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读作tu,指的是发源于四川益州流向云南一条河流(即今天的牛栏江)。江淮人借用同一个字“涂”,而发出了不同的音称作“涂chu水”,也只是声母的差别。须知,古代有一些汉语地名,实际是用汉字形式保留下来的古民族语的译音。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历了淮夷、吴、越、楚等氏族部落和封建王国时期,发音演变复杂。作为汉字的“涂”在使用中还有多种义项,“涂”也通“除”,涂月即农历十二月,除夕即十二月底。

滁州市属于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自东南向东至东北依次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为邻,自北向西至西南分别与该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相依,全市总面积13398平方千米。

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定远等县属于淮河流域。

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最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和圩区。

1982年全椒初中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