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令是上下结构还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
  2. 于成龙字号
  3. 印象山西图标的解读
  4. 霍去病的字号
  5. 家谱上的字号是什么意思

令是上下结构还是独体字还是半包围

令是上下结构的字。

有关词语:

令爱 [ lìng ài ]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也作令嫒。

敕令 [ chì lìng ]1.皇帝下达命令。 2.皇帝下达的命令。

令郎 [ lìng láng ]敬辞,称对方的儿子。

三令五申 [ sān lìng wǔ shēn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勒令 [ lè lìng ]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

上下结构

常用释义

1.名详见[令狐]。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一带。

复姓。

详细释义

1.动听从。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

《吕氏春秋》

2.动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

《诗·小雅·常棣》

3.动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

《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

《五人墓碑记》

于成龙字号

字北溟,号于山

明清时代山西省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人,出生于富裕的乡绅家庭,其故里在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

他在出仕前刻苦学习传统文化,以修齐治平、知行合一、义不辞难为价值追求;出仕后,在23年的从政生涯中,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坚持以民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三举卓异的从政实践,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魅力,深得各地民众爱戴和各省督抚的器重,康熙帝盛赞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廉吏第一”。

这位清朝第一廉吏就是于成龙。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他于崇祯十二年参加乡试,结果却碰上了考场舞弊案。于成龙气不过,在考卷上痛砭时弊,直抒胸臆。结果大家也能猜到,他毫无意外的落榜了。

一些考官欣赏他的才华,给他弄了个副榜贡生。这副榜贡生不算中举,但可以再次参加考试,以备录用。于成龙参加完会试后,就以供养老父亲为名辞去了做官的机会返回家乡。

于成龙(1638年~1700年),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襄勤。生于清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出生地为辽东。

9岁入小学,11岁举家从龙入关至北京通州,后移居通州张家湾。13岁时又移居延庆州,并开始科举学习。15岁时与李氏成婚,16岁时又移居直隶固安南房上村定居,并开始学习满文,20岁进入国子监,23岁毕业后考授吏部做笔录。于成龙30岁进入仕途,开始了长达33年并数次沉浮的宦海生涯。

字北溟,号于山。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被康熙帝称赞为“清官第一”。

于成龙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福建按察使。福建巡抚吴兴祚向朝廷举荐于成龙,称为“闽省廉能第一”。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特简”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于成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至二十三年(1684年)担任两江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逝于任上,后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的爱戴。著有《畿辅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朝初年名臣。

印象山西图标的解读

印象山西是以特种产品,如摄影、考察、民俗、文化等,具有山西地方特色。

logo中出现了山西的著名景点样式,字体运用了带一点中国书法的字体,标识的主体部分采用了蓝,绿、橙、红四种高饱和鱼调,通过色彩的渐变和叠加,寓意山西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提升公众对山西旅游的认知和好感。

主体部分鲜活明快的色彩还使得整个标识更富有现代感,富有亲和力,同时又代表了转型跨越的山西旅游的新形象。

标识下部山西旅游主题宣传口号采用了灰色调,沉稳庄重,表达了山西旅游厚重、大气的特质。非常符合山西旅游的特色。

霍去病的字号

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所以霍去病没有字号。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冠军侯。

       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其地来自于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死后由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擅骑射。经典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家谱上的字号是什么意思

有的家谱上会记载这一支的字号,这其实就是支族的堂号。我国古代虽然都是以宗族势力群居,但是,所谓树大分枝,家族发展过大就要向外开拓市场,在分族之前要确定下来名单以及地区和方向,便于区分是哪个支系。比如西北文轩堂,山西大同堂,忠远堂。这样后世子孙前往祖地时或异地相认时能够根据族谱记载轻易分辨各支系间的联系

山西省高中毕业证字体多大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