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身工的来历怎样
  2. 东华门和东安门的区别

包身工的来历怎样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由包工头迫使他们的父母或保人接受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包身工身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不少被迫致死。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由包工头迫使他们的父母或保人接受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包身工身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不少被迫致死。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

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崐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崐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

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崐国统区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崐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崐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崐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崐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包身工制度是在纺织厂中推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包工制度。包身工是由包工头买来的“女奴”,但和终身属于奴隶主的一般奴隶不同,是在一定时期归包工头所有,即定期卖身。

起因:

日商纱厂在推行养成工制度过程中,遇到语言障碍,加之养成工招收比较困难,于是普遍采用一种包身工的方法,即通过中国的包工头去招募并由包工头加以监管和控制。

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1.工厂利益(工价低廉、招工轻易等)

2.包公头利益

3.工人利益(虽非常惨苦,好歹能挣口饭吃)

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包身工制度首先在公大、内外棉、喜和等日商纱厂中实行。后来华商纱厂也加以仿行。永安纱厂二厂厂址偏僻,招工困难,闻及日商华丰纱厂雇佣了很多包身工“好处很多”,也采用了包身工制度。

制度的罪恶:

1.中间盘剥

包工头对包身工的剥削主要是扣除“佣金”。

2.劳动生活

首先,在工厂里更易遭受挨打的惩罚。资本家对工人的惩罚通常是打骂、罚款和开除。罚款和开除对包工头不利,为此他们强迫包身工逆来顺受。

其次,有的包工头为了省钱,不许包身工吃厂里提供的包饭,而是吃自己派人送来的午饭,菜只是些萝卜干、菜根菜叶和臭咸菜等。

3.健康状况

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恶劣的劳动生活条件,还经常遭到工头的虐待打骂,致使包身工大多体弱多病。生了病还得去上工,否则,就挨打或饿饭,因而小病变成大病。

4.没有自由

包身工无论住在厂内还是厂外,下班后一律关在宿舍里,不得自由出入,出去时必须几个人一起走,由包工头派人监视。住在厂外的包身工上下班有人押送。探亲、通信以及亲友来访,通常都是不允许的。包身工除了在厂里干12小时活外,下班后及休息日还要给包工头干家务,有些包身工甚至遭到包工头的奸污。有的包身工忍受不住折磨设法逃走,捉回来后惨遭毒打。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由包工头迫使他们的父母或保人接受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

东华门和东安门的区别

东华门和东安门都是北京故宫的城门,但它们有以下区别:

位置和规模:东华门位于故宫的东部,是紫禁城东部的正门之一,距离天安门约1公里。而东安门则位于故宫的东部,是紫禁城的南偏东门之一,距离天安门约800米。

历史和用途:东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紫禁城东部的进京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作用。而东安门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紫禁城的皇城城门,是皇宫内部使用的通道。

建筑特点:东华门和东安门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东华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门为两扇朱漆大门,配有有护卫的石狮。而东安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门为两扇朱漆大门,配有有四只石蹲兽。

总体来说,东华门和东安门虽然都是故宫的城门,但它们在位置、规模、历史、用途和建筑特点等方面都有一些差异。

两者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东华门是皇宫的东门,与皇宫的西门即西华门是相对的。而东安门则是皇城的东门,出了东华门向东才是东安门。这在老北京城就体现的十分规整。出了东华门有东安门内大街,出了东安门有东安门外大街。现在的西安明王居位地新城也设计有西华门,可见,皇城和皇子居住的地方整个规制是相同的,只有规模大小之分

东华门和东安门是北京城内两个不同的门,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 位置:东华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的东端,紧邻天安门广场,是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东门。东安门则位于东城区北部,靠近雍和宫,是进入北京市区的一个城门。

2. 历史:东华门是明清两代东长安街上的重要城门之一,始建于明代,被视为皇城的一部分,是皇家和官员出行的重要通道。而东安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原本是作为北京城的城门之一,如今它已不再是城墙的一部分,但仍然是北京城内的一个标志性地点。

3. 功能:东华门现在是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入口之一,游客可以通过东华门进入故宫参观。而东安门则是一个城市交通要道,附近有地铁站和公交车站,方便市民和游客进出北京市区。

总结来说,东华门是进入故宫的门,而东安门是北京城区的一个城门,有不同的历史和功能。

东安门是南京故宫皇城东门,地表建筑现已不存,其遗址尚未发现,也是南京明故宫尚未确定的主要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新设政府机构急需建造办公用房,各部门纷纷拆城墙造房子,东安门可能就是在这股“拆城风潮”中被拆毁。东华门在东安门里边,比较窄小。

以下是东华门和东安门的区别:

1. 位置:东华门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现在属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直门街道办事处,而东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东北角,现在属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朝阳门街道办事处。

2. 建造年代:东华门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而东安门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至1344年)。

3. 建筑风格:东华门为仿明代建筑,是北京城墙上唯一的仿明城楼,而东安门为仿元代建筑,是北京城墙上唯一的仿元城楼。

4. 历史意义:东华门曾是明清两朝皇帝出行的必经之地,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门之一,而东安门则是明清两朝靖难之役的主战场,也是北京城历史上的重要地标。

总之,东华门和东安门都是北京城的重要古城门,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

仿外方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