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昆山腔的发展
  2. 江西省非全日制职髙学校有那些
  3. 江西有哪些好的职业高中
  4. 上饶职高有哪几个学校
  5. 高甲戏哪里学

昆山腔的发展

昆山腔,是一种戏曲音乐的形式,属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而浙江海盐腔、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已衰落消失,惟有昆山腔经过六百年的历程,至今尚传于世。

昆山腔:明清戏曲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被称为“四大声腔”本来昆山腔在昆山、苏州一代流行,由于魏良辅、梁辰鱼对戏曲的改革,昆山腔脱颖而出扩展到浙江后传至湖南,成为湘昆;传入河北高阳等地,发展成为北昆,具有粗犷雄浑的特点;有些保留在地方戏中。从而出现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改革后的昆山腔因为吸收了海盐腔和弋阳腔的长处,又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在演唱上,极讲究平上去入、抑扬顿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等;二是在旋律上,显示出的是悠远流畅、舒缓细腻,总体上构成了昆山腔的清丽婉转、精致纤巧,声音像在水中打磨过的一样,又成为“水磨腔”。 梁辰鱼把音乐革新成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注重运用音乐塑造形象,使昆山腔达到了戏曲音乐上一个空前的高度。《浣沙记》。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代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

        明代时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是今天的昆曲。

        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的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如今,全国有八家昆曲院团,从业人员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人,足见当年昆曲演出之兴旺。那时候,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里、别墅里、草台乡间,甚至江南水乡的楼船上也能演昆曲。

        一度还开了风气之先,允许女眷外出观剧。不过,为了避免礼数不和,会搭建只允许女性进入的“女台”。有的大型演出中,还出现了“万余人齐声呐喊”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巨星演唱会一样。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龄、职业、阶层,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昆曲清唱更是风靡各地,构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江西省非全日制职髙学校有那些

江西职业高中有:上饶市公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兴职业学校、鄣公山共大、万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农业中学、余干县职教中心、江西省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职业中学、玉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

江西有哪些好的职业高中

江西职业高中有:上饶市公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兴职业学校、鄣公山共大、万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农业中学、余干县职教中心、江西省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职业中学、玉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

上饶职高有哪几个学校

职业高中有:上饶市公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兴职业学校、鄣公山共大、万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农业中学、余干县职教中心、江西省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职业中学、玉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

根据教育部最新更新信息,2023年截至目前,上饶有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等4所专科学校,其中重点提醒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shangrao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简称“上饶幼专”,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由上饶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说明:这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名单,没有包含军事类院校,希望对广大报考的学生有帮助!!

高甲戏哪里学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活跃于闽南城乡的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和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安溪县高甲戏剧团等,都是肩负高甲戏传承和发展重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也陆续挂牌成立传习中心。泉州艺术学校和厦门艺术学校,以及近年崛起的民办的翔安吕塘戏校,是培养高甲戏后备人才的重要园地,多年来为公立高甲戏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输送了大量新鲜的血液。此外,还有众多的高甲戏民间职业剧团,它们活跃于闽南城乡,顽强地延续着高甲戏的传承,并且融入到地域民众的生活之中。已公布的高甲戏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计近20人,其中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获得“高甲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高甲戏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地区。如果你想学习高甲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
1. 福建和台湾的高甲戏艺术团体:可以直接联系当地的高甲戏艺术团体,咨询是否有学习或培训的机会。
2. 戏曲学院或艺术学校:一些专业的戏曲学院或艺术学校可能会开设高甲戏的专业课程,你可以通过招生信息或直接与学校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3. 戏曲培训机构:一些戏曲培训机构可能会开设高甲戏的培训课程,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咨询相关人士找到适合的培训机构。
4. 在线学习资源:一些网上平台或视频网站可能会提供高甲戏的学习内容,你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不同地区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可能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途径。

泉州艺术学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分院、福建闽台戏剧学院泉州分院、中国戏曲学院泉州分部、福建教育学院泉州办学点)是福建省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学校始办于1956年,与台湾戏曲学院联结成为姊妹校。共设有北管、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学前教育、闽南语播音主持、打城戏、艺术设计、歌剧、舞蹈、音乐、茶艺表演以及编剧、舞台美术等专业。 

弋阳县职业高级中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