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届是什么意思
  2. 蔡楚生是第几代导演
  3. 何谓老五届和老三届
  4. 80年代高中几年毕业
  5. 军校算工龄吗

五届是什么意思

“老五届”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分别在1966、1967、1968、1969、1970五年的暑期毕业。因为文革的原因,他们当中除1966、1967两届以外,未能完成和基本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也未能及时分配到对口的单位和岗位参加工作。

蔡楚生是第几代导演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我更认可“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何谓老五届和老三届

十八大刚过,有关老五届、老三届的讨论又多了起来。

所谓“老五届”,指的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分别在1966、1967、1968、1969、1970这五年的暑期毕业。从年龄角度来看,大致相当于1942—1946年期间出生的人。

所谓“老三届”,指的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的在校初、高中学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在1966、1967、1968这三年暑期毕业。从年龄角度来看,大致相当于1947—1952年期间出生的人。

所谓“新三届”,指的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的部分在校小学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在1966、1967、1968这三年暑期毕业。从年龄角度来看,大致相当于1953—1955年期间出生的人。

老五届、老三届、新三届都是被文革耽误的社会群体,但文革期间的待遇有所不同:老五届后来基本分配了工作,尽管刚开始多在生产一线当工人,但具有干部身份,拿工资。而老三届和新三届后来大多成了知青,农业户口,靠工分生活,1970年以后才有机会进城当工人、上大学(工农兵大学生),有些人则参了军。顺便说一句,有一批与老三届年龄相仿的人,由于文革前考入了中专(或中师、中技),是用不着下乡当知青的,而是进了工矿企业或学校。

老三届,和老五届泛指在文化大革命期66,67,68年这三年应该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于68年同一年一块进行了分配,大部分都按照毛主席上山下乡的指示,去了农村,兵团,及农场,只有少部分分配到了工厂。

老五届泛指66,67,68,69,70年的大专毕业生。

老五届是指66届至70届大中专毕业学员。老三届是指66届至68届初、高中毕业学生。

老五届和老三届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名称,泛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即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停止招生后的六六年至七零年期间在校就读的大中专学员及初、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为何称为老五届和老三届,这是由学制决定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大中专学制不等,大学本科五年学制最长,这样就包含了所有学员;而初、高中均为三年学制,不存在这个问题。

老三届”是指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三届初、高中学生。有时特别指高中在校生。1966届的高中学生都已经填报了高考志愿,却未能高考,留校参加运动。他们成了文革初期的主要力量,有的学生进入各级革委会,成了政府机构的领导。这种情况持续到19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的奇景。当时,农村的学生直接回了家乡,城市的学生大部分成了上山下乡的知青。

老五届

“老五届”是指1966年文革爆发时在校的大学生。当时好多大学的学制是五年,所以有五届在校生。按照原定学制他们应该分别在1966、1967、1968、1969、1970五年的暑期毕业,因为文革的原因,他们当中除1966、1967两届以外,未能完成和基本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也未能及时分配到对口的单位和岗位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加运动,出现了不少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相应的处理。这批学生也于后来分配了工作,但大部分都在基层,文革结束后成为当时建设的重要力量。

80年代高中几年毕业

80年代高中到底是上几年呢,据我所知,国家1982年以前学生都是上2年高中,高中后毕业。是最后一届2年制高中。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从1983年开始,学生高中都上3年。所以从1983年到现在,所有的高中都是上3年,3年后毕业,所以说80年代是分为2种情况。

80年代高中有2年毕业,有的3年毕业,有的一年毕业,为什么有几种毕业原因的在文华大革命所留下的种种问题,但78年恢复高考,有些以前社会问题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改变社会现实,但更多是为祖国发展,改变现实种种不平等,不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发展而努力。

80年代高中与现在一想,都是3年毕业。文革前高中3年毕业。文革中的1973年,高中与初中均改为2年毕业,小学改为5年毕业,直至1978年。

1978年之后恢复文革前的12年中小学学习年限。

军校算工龄吗

上军校期间,从1979年之后入学的,在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之前入学的,按照规定办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职工在校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1980]教计字279号规定:

1970—1978年进入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习的……其学习期间计算连续工龄。

1979年以后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学校学习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入学前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1966—1969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问题:因文革延期分配工作的1966—1969届大、专院校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其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应从毕业当年的9月1日(春季毕业生应从毕业当年的2月1日)起计算。其中因个人原因,超过当时规定报到期限的,从本人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军校生在校期间算军龄,不算工龄。当接到军校入学通知书即一刻起即被视为正式加入现役。从这一刻起开始计算军龄,当在完成部队的现役退出部队转业到地方之后,把在军校学习和部队工作时间统称军龄,与在地方的工作时间合在一起计算工龄。

文革 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