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磐石市古称
  2. 辽源各个初中的名字

磐石市古称

乐清磐石,古称盤屿,明洪武十七年(1384)为防御倭寇进犯,加强对乐清一带的防务,确定在盤屿建城,历时三年,于1387年建成,后改为磐石,寓意“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但磐石还有“龟城”“珠城”的两个别称。

如今当你从温州到乐清,坐车经过瓯江二桥时,或站在琯头江边向东望去,磐石镇全貌颇像一只硕大的乌龟,稳稳地镇守在瓯江入海口的北岸,这大概是磐石古称龟城的缘由。磐石古城墙内,四个角各建有四座佛堂,东南角有圆通堂,东北角有石佛堂,西南角有泗洲堂,西北角有金光堂,疑似不活动时缩在龟壳内的四只龟脚,北门外茶堂似龟尾巴,南门外直通江边的路似延伸出来的乌龟脖子,码道山头(又称雷公山)似龟头。

2007年,磐石老人何存济在策划绘制磐石古城模型图时,对古城旧址进行测量,结果南街至北街长1078.3米,东街到西街长970米,证实略呈长方形,印证了龟状卫城的传说。2008年,西门外山脚下建造生态公墓时,在凉亭前挖出一对石头对联(刻制年代不详),对联中有“龟城”二字,可见称龟城来由已久。

民间还流传另外一个传说,说是这乌龟头伸向对面灵昆岛吃麦,被当地农夫看到,农夫举起锄头铲下去,但没有铲透,再举,用力铲下去,一部分乌龟头便成了现在的磐石码道头山,而留在灵昆岛的那一部分,中央有条裂缝,便是当今的灵昆双官山。美丽的传说带着神秘色彩,但磐石被称作龟城的确在历史上延续了很长的时间。

那后来又怎么改称珠城呢?说来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在民国初年,磐石当地三名乡绅聚在一起闲聊,你一句,他一句,他们都认为以“龟”作地名总有些不雅致,而且听上去还带点侮辱性,可历史久远,又不好随便改变人们的习惯。经过一番琢磨和讨论,其中一老者一拍大腿说:有了!磐石不是有个珍珠山吗,珠与龟在本地方言中不是同音吗,就改用“珠城”。大家异口同声赞成,珍珠是宝石,又是女人贵重装饰品,受人喜爱,而且珍珠山名相传出于朱元璋皇帝金口,很有分量。

珍珠山原是磐石西南面的一座无名小山。1384年,朝廷命汤和将军来磐石建城,传说原建城设计图纸把磐石西山(凤凰山、芝山)圈在城内。建城官为了提早完成建城任务,投机取巧,强抓民工,昼夜施工,为了获取石料,竟把老百姓的灶膛石都挖去了,结果只用三年时间建成便回京复旨,并在朱元璋面前说得天花乱坠。朱元璋将信将疑,命他拿出图纸审核。朱元璋问,图中原标注的西山呢?建城官指了指西南面的小山,朱元璋笑道,这山小

古时就叫磐石

磐石市,吉林省辖县级市,由吉林市代管。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东临桦甸市,南接辉南县,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满族自治县毗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接壤,总面积3867.3平方千米。

2019年,磐石市总人口50.32万人。有24个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8.6%。[9]截至2021年10曰,磐石市下辖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

辽源各个初中的名字

辽源市实验中学

辽源市第十三中学

东丰县第一中学

辽源市矿务局第六中学

辽源市第十七中学

吉林省辽源十六中学

辽源市第四中学

东辽县安石中学

东丰县第四中学

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学

吉林白云机械厂中学

东丰县第六中学

东辽县白泉镇中学

辽源市矿务局第五中学,

局一中东辽县寿山镇中学

东丰县第十中学

辽源初中排名前十名名单有辽源市第五中学、辽源市实验中学、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东丰二中、辽源市第十二中学、辽源市农村实验中学、辽源市一中、辽源市第十三中学、辽源市第十九中学。

东丰县第十七中学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