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领导在教师上课过程中进入教室查教案,中断教学,这合适吗

学校领导在教师上课过程中进入教室查教案,中断教学,这合适吗

不合适却很普遍。权威总是胜于专业。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他有权利决定老师的晋升,有权利决定学校的一切事物,于是他成了权威,他的决定必须执行。于是中断课堂之类的事情就普遍了,没人会想适不适合,反正全校听校长的就对了。

老师听校长的,班干部听老师的,学生听班干部的,一个阶层的社会形成了,从小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知道听谁的话,知道怎么样让人听话,特色教育啊!

这种做法不合适。

1、书写教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教案的书写要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有效性和实效性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应付了事。检查教案是进行教学监督的常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学校领导要注意教案的检查时机和场合。

2、深入教室检查教案也未尝不可,不仅能进行教案检查,还能够借此机会观察学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一举两得,但是如果为了检查教案而中断课堂教学就不太合适了。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领导突然进入教室中断课堂教学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而且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不尊重。

检查教案完全可以有多种方式,完全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时间,完全没必要中断课堂教学进行检查。

3、延伸到学校管理的其他方面,管理是艺术,能否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光靠各种检查能够做好的。三流的学校靠人治,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的刚性,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的力量。思想引领,努力营造和谐工作氛围,让师生对学校文化高度认同,才是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




我觉得是严重不合适,一对教师工作的极度不信任,二对教师劳动的极度不尊重。领导的莅临指导可以课前和学生一块进入课堂,或随时走入课堂,已不打扰到老师的课堂和学生的听课为原则,若听了课后及时评课,若不评课有必要吗?

不合适。任课老师准备好教案是应该的,有些优秀老师带了也不一定瞧上一眼,教学内容了然于胸,上课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反馈,修正教学内容或时间分配,即兴发挥一下。而不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僵化教学。甚至有些老师有意无意放在办公室也是可能的。另外,上课时间查教案,势必中断教学,影响学生学习,打断老师思路。甚至损害老师的威仪,学生会对领导特权产生敬畏心理。要查教案,完全等下课铃声响了以后跟随老师到办公室查。这也是管理艺术的问题。

绝对不合适!

第一,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规则制定者成为规则破坏者!

第二,中断了学生的学习,侵害了学生的利益。

第三,教学过程中,且当学生年检查教师工作,对教师不尊重!

第四,行为如同市井无赖,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缺乏领导应有的修养素质和能力!

总之,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

自考中专是蓝本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