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得好,有的老师教的差

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得好,有的老师教的差

教好和教差,是要从两方面来看结果,同一个老师会教出不同的成绩的学员,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复习时间不一样,那么结果一定是不一样。

因为每个老师水平不一样。水平(教育经验)好的老师和水平经验差的老师,教出来的学员一定会有不一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大部分教知识水平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只是传输的方式不同,车行两地间,方式不同效率不同。老师教学认知存有差异,教学有一定技巧,一定经验去掌控课堂气氛和教学接着去。一部分老师功利教学,限于知识传授,忽略学生兴趣培养、思维建设等能力学习。社会环境也更多的追求知识结果,让老师只能务实教学。另有部分优秀老师却能够在深入了解学生诉求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让课堂知识在行进间收发由心,对知识张力和思维弹性做到导向作用。每个努力的老师都具备成为优秀老师的能力,需要老师具备学习的能力和教书育人的情怀。

教的好的老师他所掌握的知识是从原理出发理解的,这样交给学生的知识有很好的逻辑,这样学生有逻辑后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自然就学的好了。教的不好的老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给学生的是零散的知识,这样的老师只有一个绝招就是背。

首先,感谢你的邀请♡

因为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而且现在也从事于教育行业,所以对这个问题略知一二,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这个问题可以说不仅仅存在于教师这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有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行哪业都有精英。那回到本题中来,为什么有的老师教的好,有的老师教的一般般呢?

虽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做到做好!有的事情还是要一点所谓的天赋的成分的,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有的老师的确自身很优秀,但是不是特别善于把自己所学所悟传递给学生,不是说他们故意的...这类老师,就是人们常说的,有能力但是不会体现。这也不怪他们,或许时间长了就会掌握技巧吧。

还有的老师是太严厉了,虽然说严师出高徒,但是也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严厉了,如果所有的情况一律严厉,那学生就会害怕这种老师,如果长期下去,学生都是带着畏惧的心理学习,那学习不会好到哪里去。

也有的老师太偏心了,对好的学生宠爱有加,对学习成绩一般般或者不咋地的学生视而不见,那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的都不咋地!因为学习好的毕竟是少数,这样下去的话,只会越来越少。

就不再举这种反面例子了,那怎样才能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成绩不错呢?

首先,一律平等看待任何一位学生,有句话这样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同的孩子,教法是不一样的,就看你怎么发现了。关键还是要多与学生沟通,时间长了就会摸索出来的。

其次,要经常鼓励学生!人都是向上的,都需要鼓励,和被他人肯定认可,时间长了就会爆发出洪荒之力!

再次,学生犯错不是一味地斥责,而是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下次再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就知道怎么做了。

最后,学会和学生打成一片,就是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当然这是在课下的时候,课堂上该严肃还是要严肃。这样的话就可以在遇到麻烦时,及时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都桃李满天下♡

两个层面的原因,分别是学校的大环境和老师的个人问题

一、学校整体风气差:由于教学管理部门或相关领导疏于管理,对老师工作评价考核的导向不是聚焦在教学上,由此,导致老师的工作重心偏移,从而出现了教学应付了事的情况。

二、老师个人问题:大部分老师的工作态度和对教育的奉献、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个别老师的心思不在教书育人上,对所负责的教学任务敷衍、不上心,上课前不做充分的备课,上课时照本宣科,下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走马观花的批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不闻不问,导致教学效果出现了很大的落差。而负责人的老师,在上课前会做大量的备课准备,上课时能随时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采取有效的方式,下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认真严谨的批阅,平时对出现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老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就出现了分化。

武冈职业中专要毕业证吗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