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鸟(八哥)从蛋孵化后多久学飞
  2. 男孩出电梯前按所有按钮被扇耳光,你怎么看

鸟(八哥)从蛋孵化后多久学飞

一个月大开始学飞了

放飞前的入门训练1.听懂哨音,然后上手。(俗称叫远)方法:从小用手喂食,“每次”喂食的时候“都”吹哨,让它站在主人手上“再”给食。“刚开始”学习的鸟是不会主动飞到你手上的,这时候要靠主人配合,手放到鸟儿的胸部下慢慢往上抬一点,它就会“走”上你的手。这样到了它会飞之后,就已经明白了,听见哨音就知道主人要喂食的,这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往你手上飞,距离慢慢从1米,2米,10米,20米,50米,100米逐渐加大,不能心急。2.听声辩位。方法:2个人配合,自己躲起来,然后要同伴开笼子,自己吹哨子,让它来寻找你,这个训练要在第一个项目毕业之后再开始。。距离可以无限拉大,直到它听不见哨音的地方,开始选择空旷地,慢慢的带到复杂地。(训练这个的目的就是防止跑鸟后,在方圆几百米,只要能听到哨音的地方鸟能顺着声音回来找主人)

3.训练它不要靠近陌生人。方法:想尽一切办法让“其他”人来吓唬你的鸟,只要不把鸟打残,越夸张越好。这时候你可以出现了,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马上吹哨子,有了第1项和第2项的基本功,它听到哨子,就会马上飞到主人身上,这时候马上叫朋友停止吓唬。因为要让它明白,一旦遇到危险,只要找到主人就安全了。(前提是训练好1,2点,不然朋友给你吓飞了,你吹哨子吹不回来,就说明前两点基本功没练好,结果你懂的)有了以上3点,你完全可以带它出来和遛狗一样溜,反生期和发情期不是不能放,但是要根据鸟的表现,格外注意,当关则关。切忌头脑发热,自信心膨胀,认为我的鸟一定不会跑,还是那句话,再亲密的恋人都有可能离开,何况是一只鸟。放飞比教语更刺激,更拉风,更适合年轻人,但是也是风险很大的。比较深入一点的训练:起飞训练(和叫远相反)召之即来,挥之则去。叫远属于前者,起飞训练属于后者。方法:1:笼子挂墙上,先在室内叫上手,这个它肯定已经会了,上手后“别”给吃的,因为你的重点是训后面的一项,就是起飞。

男孩出电梯前按所有按钮被扇耳光,你怎么看

有人说这位母亲回家后教育孩子了,孩子也承认了“错误”,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谁看到了她教育孩子了?还是听到了?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一个个的把键按下去却不制止,难道非要回家“教育”?那些键不可能一两秒就全部按完吧?这样的母亲你相信她会回家教育?好,你不教育,当然要有人替你教育!啥也不说了,三个字:“打的好”

所谓的男孩已经十七岁了,还有一年就满十八岁,马上成年了。

男孩家住二楼,上楼到家前,把所有的按钮都按亮了,楼上业主要下楼,等了七分钟。业主气氛不过,去查了监控,发现是他家,去找他家评理,打了男孩一耳光。

孩子妈妈不答应了,让业主道歉无果,报了警。

要我说,打的好!

一,孩子心智不成熟

十七岁,都应该是高中生了,不是小孩子了,还做这么幼稚的事情,可见心智也就七八岁,还不懂得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呢,楼梯是大家的,不是你家的。

这种行为属于破坏公物,真的出现问题是要追究责任的。

二,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惯孩子的家长。

孩子这么大了,不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孩子按按钮的时候,你也在场,为什么不及时制止?大家都这样,必然会减少电梯的使用寿命,非常容易出现故障,这是损人不利己。

保护孩子意识挺强,挨打了知道报警,怎么不考虑一下为什么挨打,如果这次不打他,下次就容易出事故了,那时后悔都来不及。

三,物业管理不善。

物业和业主之间就像一对冤家,互相看不顺眼。出现这种情况不应该业主去讨说法,而应该物业出面去协调警告吗?

物业出面合情合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打人的局面了。另外物业应该在楼道里贴上点警示牌,告知大家都应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电梯的安全运行,实际上也是在保护你自己。

四,业主间应互相体谅

住在同一个单元里,大家应该互相包容,互相体谅。

城市的邻里关系太淡薄,互相不信任,见面不打招呼,有的根本就不认识。

我搬到这个小区两年了,就认识一个邻居,见面打招呼,说话。其它的有的根本看不见,看见了也不知道是几楼的,匆匆忙忙的,都不看你一眼,怎么打招呼。

出现问题,应该去找物业沟通,而不是你亲自上门,即使她没理有错,也不会承认,她认为你多管闲事。你去了,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把事情闹大,收不了场了。

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和谐,只有人人都从他人角度出发,维护社会秩序,遵守公共道德,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首先不提倡暴力,但看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那一耳光打得好。

事情经过并不复杂,晚上十点左右,一个17岁男生小杜和母亲一起坐电梯上楼,他们家住二楼,小杜却搞恶作剧,把电梯内3到27楼的按钮按了一个遍。此举引起其他住户不满,后通过监控找到了始作俑者,一位业主当众打了小杜一耳光。(虽然业主是想教育小杜,但这一耳光如果打重了,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这一耳光打得好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1,小杜17岁了,真心不是小孩子了,不能简单用好奇心或者淘气来解释了。他很清楚自己这样做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却任性地做了,自然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担责。这么大的“孩子”一般说服教育都不会管用的,那一耳光打得很及时,可以帮小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小杜的母亲更应该为孩子的行为向其他业主道歉,当时她也在电梯内,更应该第一时间阻止孩子的恶作剧,而不是无底线地放纵。按照常理来看,几岁的孩子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17岁的小杜就是缺乏正确教育引导。如果小杜的母亲知道好歹,不但不应该追究打小杜耳光者的责任,还应该向对方表达谢意,谢谢对方替自己教育孩子。

3,一些无底线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总认为孩子犯错都是无心的,都不是什么大事,都应该被原谅。要知道,坏习惯就是这样慢慢养成的。如果现在他可以随心所欲按遍电梯按钮,今后就有可能拉下列车的紧急刹车,甚至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因为他犯了错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罚,最终只会愈演愈烈。若是真正为了孩子好,一定要教给孩子遵守规则,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总而言之,做家长的要从小教育好孩子,如果一味护短放纵,多半会有别人帮你教育的。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能够推卸一切责任。想必这个17岁男孩的妈妈就是想以此蒙混过关,取得他人原谅。但是,现实是“孩子”被人扇了一耳光。

我们来看看事情的概况。

【时间】2014年10月31日晚9:50左右。

【地点】某小区。

【人物】17岁的小杜,小杜妈妈,保安,某业主。

【起因】小杜住二楼,在乘电梯到达二楼后,他按亮了直到27层的所有按键,导致楼上某业主七八分钟后才坐上电梯。

【发展】保安通过查监控,找到小杜,并将母子二人带到监控室,该业主当场给了小杜一耳光,几个保安没有制止。事后小杜母亲想让保安提供该业主资料,要求其当面道歉,被拒绝,小杜母亲报警。

晓行评说

17岁,应该是高一甚至高二的学生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平时都开始和他们谈理想、人生与职业规划,谈国家、民族和青年人的责任,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么幼稚的行为,所以我很怀疑这是父母娇惯纵容的结果,你认为他是个孩子,果然就是个巨婴。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自己不教育孩子,自然会有人来帮你教育。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是一天又一天积累而成的,所以说莫以恶小而为之。真要到了需要警察来帮助你管孩子的时候,你就后悔莫及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作为母亲,不但不应该怪罪这位业主,还应该对他表示感谢,因为他让你的孩子知道了什么叫底线,什么叫规则。轻描淡写的口头教育真的很难让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位打人的业主,十分理解你的心情,但不代表支持你的行为。打,可能代表了你当时的愤怒,但是打人是不对的,所以给对方道歉也是必须的。你的目的是想让对方知道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你打人也是同样违反这种秩序规则的,你也应该给年轻人做个表率 难道不是吗?

打的太对了,写这篇文章的是他爹吧,这么护着个17岁的孩子,17岁,不是7岁,还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还一味护着,该打,谁见了都会打,打轻了,使劲打,让他长记性,会做人

毕业证遛狗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