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清是谁的字
  2. 知青76年至79年算几年工龄

杨清是谁的字

杨清是杨一萍的字。

杨一萍,字;杨清,又名;杨清,号;求正堂侍学士,松芦山人等,男,浙江吴兴人,1914年9月生,2004年2月卒。

1936年民国国立东吴大学毕业[与著名作家徐迟从小学至大学的同学],硕士,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顾问,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顾问,亚洲孔子学会理事,中华姚氏求正堂艺院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等,是中国老一辈著名书画艺术家。

1927年冬经过舅父民国建国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引荐而拜宣统帝溥仪之师郑孝胥为师学习书法,博得郑孝胥喜爱。1936年秋在上海大东书局与冰心老人及同学徐迟一起任编辑工作。1937年从军参加抗战,1942年以少校参谋参加台儿庄战役负伤,伤愈升中校迁任陕西宁强县代县长,1943年升上校后迁任赴西安任公安局副局长,为保护民族文化文物做出了贡献。1952年---1981年因历史原因与政治运动被多次关押累计近27年,一生艰辛,也是湖州被埋没人才之一。

知青76年至79年算几年工龄

当年城镇下放有三种情况,知青集体下放农场;知青回老家插隊。还有一种是当年被批斗的家庭全家举迁回乡务农。

到了改革开放初始的1979年初大批知青开始返城。由于这种特殊情况的产生,就有了城市知青下乡期间的年限视同工龄一说。计算工龄甚至到了以月为单位,即从你下放的那天算起,一直算到返城这一天为止。超过半个月以上的作一个月计算。如果在城市待业期间那是不计算工龄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龄脱节。比如说我下放农村3年另10个,就看着为视同工龄3年另10个月。在家待业2个月参加工作,在计算工龄时就必须减去2个月。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全家老小一起下放的,由于当时小孩还未年满16岁,那是不计算工龄的。超过16岁开始计算工龄,直至返城为止的年限,被算作视同工龄。

简单说来就是:下乡的视同工龄+参加工作的实际工龄=你的总的工龄。

我是知青,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知青如果是七六年下乡,当年就算一年工令。如果计算到七九年,应该是四年工令。说起知青能算工令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返城回来下乡插队的几年不算工令,知青真的是有苦没处说。几年的青春都不算数了,血汗也白流了。后来党中央落实知青政策,终于认可了知青工令。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那时,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农村的知识结构,建设新农村,号召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广大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涌跃报名上山下乡成为新一代的新型农民。为祖国的农村建设做出卓越贡献。后来,就把下乡的时间计入工龄之中。76年到79年满三年不到四年应算四年工龄。

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规定,凡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到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你是79年返城,并参加工作,连续计算工龄,在就是在你实际工龄基础上加3年工龄。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不计算工龄。工龄的起算时间,可以由原插队知识青年现在工作的县团级以上单位(含县团级单位),根据本人档案中履历表和其他有关材料填写的下乡日期审定。

知青76年至79年这期间是四年,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知青在下乡务农期间,后来返回城市是算工龄的,但是工龄是按50%计算的,也就是说76年至79年共计四年,拆合工龄是两年,这俩年箅工龄,但不是本企业工作工龄,有些企业的工龄计算不一样,不统一

宁强县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