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弹性学制是全日制毕业证的含金量a
  2. 1978年高考介绍

弹性学制是全日制毕业证的含金量a

含金量还是有保障的弹性学制毕业证的概述:弹性学制只是一种设想,即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各地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自己适宜的学制年限,条件比较优越的可以适当缩短年限,条件不好的可以适当延长,使全国的中小学学制具有一定的弹性。

含金量还是有保障的

弹性学习和全日制学习只是学习方式不一样,扩招针对人群也比较特殊,但他们拿下来的毕业证书是没有区别的。拿下来的证书都是属于普通全日制的证书。

扩招和统招取得的证书普通全日制都是国家认可的最高含金量证书,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学信网终身可查。

而2019年开启的高职扩招有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在校学习和弹性学制学习。以前都只清楚在校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那什么是弹性学制学习呢?弹性学制学习就是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规定不低于40%的学时需到校集中学习,集中学习一般安排在周末,因为弹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社会在职人士,工作日需要工作,所以周内是线上学习,周末安排线下学习。

弹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全日制学习方式

从弹性学习被提出以来,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不到校全日制上课就能获得全日制学历,含金量能有多高?是不是比不上在校学习的?

一直以来拿全日制大专学历,都是通过单招或者高考后,再在大学读3年才可以获得的文凭,现在社会人士竟然可以通过弹性学习拿全日制大专学历。

全日制大专

难免引起很多人疑惑,所以有人说,高职扩招只是徒有其表,是被机构炒作起来的,其实和成教网教一样并不会被认可。甚至还有人说,既然不被认可,还不如报成教网教,费用还低,没必要读扩招。

而从教育部的文件中可以明确得知:高职扩招弹性学习毕业可获得高校普通专科毕业证书,毕业生在落实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全日制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1978年高考介绍

在1978年高考介绍有,1978年高考是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采用全国统考试卷,不同于前一年高考由各地自己命题。 这也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高考之一。积攒了十年的人才同场竞技,压抑十年的激情都渴望在刚刚恢复的高考中释放。1978年全国总共有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其中扩招10.7万人,录取率为6.6%。这年高考的特点是:

考生年龄差距大,最小才14岁,最大的已经34、5岁,早已结婚,家里的孩子已经十来岁了,好多小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学生文化水平差距大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高考制度重新恢复后的第一次高考。以下是对1978年高考的简要介绍:

时间:

1978年的高考一般在6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安排而有所不同。

科目:

1978年的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或俄语)以及政治或物理。

改革背景: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起点,高考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此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考制度几乎停止了十年之久。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重新恢复,这使得1978年的高考成为首次全面恢复的高考。

参考书目:

因为教材的更新和改革,1978年的高考参考书目与之前某些年份有所不同。具体参考书目会根据各个科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调整。

影响与意义:

1978年的高考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的重新恢复。它为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提供了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后,高考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中最重要的选拔考试之一,对于进入大学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78年高考人数是610万人

当年报考是610万,录取了40.2万人。

由于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参考人数多以下乡返城的为主力军。当然也有其他的应届生,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时期,考生中有好多都是当爸爸妈妈的了。录取的女考生中还有的背着娃上学。没办法赶上那个年代了吗。

高职扩招毕业证考试大纲

相关内容

回顶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